冷热负荷非平衡地区土壤源热泵土壤热失衡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卫波;倪美琴;施明恒;吴安宽;冯学;;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9年12期
2 舒海文;端木琳;华蓉蓉;邹瑜;杜国付;;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冷热源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11期
3 余延顺,廉乐明;寒冷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方式的探讨[J];太阳能学报;2003年01期
4 匡耀求,黄宁生,朱照宇,王江海,胡振宇;大地热流——影响西部环境与生态演变的重要自然因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明;地下蓄能时变特性及其能量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潇;郑茂余;张文雍;;严寒地区太阳能-地埋管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性能的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9年07期
2 韩宗伟;郑茂余;白天;;潜热蓄热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杨卫波;施明恒;陈振乾;;太阳能-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赵薇;张于峰;邓娜;郭晓娟;;太阳能—低温热管地板辐射供热系统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06期
5 韩宗伟;郑茂余;孔凡红;;严寒地区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的模拟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05期
6 高月芬;时国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夏季运行方式分析[J];节能;2007年04期
7 季杰;刘可亮;裴刚;何伟;何汉峰;;对太阳能热泵PV蒸发器的理论研究及基于分布参数法的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06年12期
8 裴刚;季杰;刘可亮;何汉峰;陆剑平;韩崇巍;何伟;;光伏-太阳能热泵在不同冷凝水温下的特性[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9 杨卫波;施明恒;;混合地源热泵系统(HGSHPS)的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年03期
10 谢慧;张于峰;李德英;田琦;;重力式热管串联运行的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嵩颖;能量桩储热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朱晓林;地下换热器热形变及其失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张永光;冲击挤密潜孔锤外表减阻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守圣;地下混凝土储热桩热能存储试验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波;施明恒;陈振乾;;太阳能-U形埋管土壤蓄热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宫克勤;刘逸;刘丹;姜文英;;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04期
3 涂爱民,周恩泽,佟少臣,董华;地源热泵及地下U型换热器传热模拟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5年05期
4 王景刚,孙培杰,王惠想,杨波,闫峰;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赵军,宋德坤,李新国,张春雷;埋地换热器放热工况的现场运行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5年02期
6 程群英,罗明智,孙纯武,刘宪英;地源热泵夏季性能测试及传热模型[J];暖通空调;2005年03期
7 孙建平,王景刚,张子平;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何雪冰,刘宪英;北方地区应用地源热泵应注意的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2期
9 杨卫波,董华,苏有亮,林国亮;土壤源热泵的研究与开发[J];能源技术;2003年06期
10 余延顺,廉乐明;寒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太阳能保证率的确定[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波;张苏苏;;冷热负荷非平衡地区土壤源热泵土壤热失衡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流体机械;2014年01期
2 曾召田;徐云山;赵艳林;吕海波;唐双慧;;岩溶区地源热泵系统土壤热湿迁移实验平台研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3 陈颖;丁广城;杨敏;;热泵间歇制热及土壤热响应特性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1年02期
4 叶菁菁;胡海涛;丁国良;EIKEVIK Trygve Magne;;带气冷器的二氧化碳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J];制冷技术;2015年05期
5 郭春梅;汤本霖;白莹霜;由玉文;马玖辰;;地源热泵系统钻孔间距对土壤热堆积特性影响的研究[J];流体机械;2017年06期
6 郭春梅;杜琪琪;马玖辰;汤本霖;由玉文;;地埋管换热器分区运行对土壤热堆积特性影响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8年04期
7 吴玮;陈红兵;;蓄热过程中非饱和土壤热湿迁移特性的数值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33期
8 杨军;韩宗伟;张艳红;韩宇;;土壤热渗耦合作用下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J];可再生能源;2014年06期
9 杨前明;刘悦超;;基于CFD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土壤热环境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6年02期
10 郭海丰;张天枢;冯岑;邓钧予;陈鑫;;地道风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部皮革;201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康熙;康侍民;;过渡季节自然室温与全年冷热负荷对比分析研究[A];第十四届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侯玮;郑忠海;付林;狄洪发;;利用DeST分析建筑冷热负荷指标[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王华楠;提取土壤热量为沼气池加温[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恒杰;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热恢复特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2 蔺新星;土壤热湿迁移条件下地下埋管换热特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3 张苏苏;冷热负荷非平衡地区土壤源热泵土壤热失衡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鹿凯凯;绝热坑槽内土壤热湿迁移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5 孟祥来;东华大学图书馆地源热泵运行性能及土壤热扩散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曹馨雅;地源热泵系统冷热负荷不平衡对土壤温度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3年
7 郭振宇;基于BIM技术的严寒地区某健身中心冷热负荷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9年
8 张俊杰;累计冷热负荷比对两种形式的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卢春方;地埋管换热器非饱和土壤热湿迁移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9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5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