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超固结土热黏弹塑性本构关系

发布时间:2019-11-12 19:43
【摘要】:热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是描述土在温度(热)和时间(黏)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模型。在一些新型岩土工程诸如高放核废料地质处置、地热资源开发与贮存的建设中,需要同时考虑温度和时间对土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热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将温度变化对黏土体积和强度参数的影响引入笔者之前提出的超固结土等向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建立了一个等向应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时间-温度关系。随后,基于该关系推导了屈服面硬化定律,并将其与超固结土统一硬化模型的屈服方程和流动法则结合,建立了超固结土的热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最后,使用新模型预测室内试验,证明新模型能够反映时间和温度对土体积、一维压缩曲线和前期固结压力的耦合影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郑荣跃;刘干斌;唐国金;;饱和多孔热弹性体自由表面p波的反射[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王志明;张巍;雷长征;丁蓬莱;孙可;;越江公路隧道浅埋段地温长期演化的数值预测(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4年04期

3 刘平;张虎元;陈毅;邵显显;;土的干缩开裂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4 Yu-Jun Cui;Anh Minh Tang;;On the chemo-thermo-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geological and engineered barriers[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年03期

5 P.Delage;;On the thermal impact on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around deep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春;城市热岛环境中土体温度场、强度和变形的数值模拟与图像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成;多年冻土区洞室开挖的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永亮;高寒冻土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及进洞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赵晓龙;温度和围压耦合作用下饱和红粘土的热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郭桢;不同温度条件下宁波软粘土固结和强度特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5 桑有为;温度荷载引起的饱和粉质黏土的超固结效应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汀;李婷婷;侯伟;高智伟;王清祥;;统一硬化超固结土模型试验验证[J];工业建筑;2008年08期

2 姚仰平;李自强;侯伟;万征;;基于改进伏斯列夫线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2008年11期

3 罗汀;侯伟;姚仰平;;考虑渐近状态特性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4 蔡建;蔡继锋;;土的抗剪真强度探索[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5 罗嗣海;轻度超固结土的一维现场固结[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6 白冰;超固结土及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性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宫志;刘洋;张秀凤;;分级加载时超固结粘土的一维非线性固结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8 侯伟;姚仰平;;剑桥模型与统一硬化模型对超固结土特性描述的对比分析[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9 齐添;谢康和;唐胡乐;;超固结土的一维非线性固结计算参数及其试验测定[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10 梁仕华;齐添;谢康和;王坤;;超固结土的一维固结理论及其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彦斌;;超固结土一维次压缩特性实验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元雪;施建勇;;原状粘土的结构性与超固结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姚仰平;侯伟;罗汀;王乃东;孔玉侠;;统一硬化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斌;徐日庆;何晓民;;初始弹性模量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宏波;超固结粘性土的二元介质结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海;超固结结构性土的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张建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超固结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刘新峰;交通荷载作用下超固结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桑有为;温度荷载引起的饱和粉质黏土的超固结效应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志伟;裂隙性超固结粘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的有限差分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255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5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