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1 07:09
【摘要】:乡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是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层级,扮演着连接城乡之桥梁的作用,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旅游型乡镇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西南地区许多山地乡镇也正以旅游型乡镇为目标,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开发。然而西南山地乡镇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生态敏感性高,地域特色明显,其规划设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却无法从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且乡镇规划、旅游规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各行其道,也无法保证旅游型乡镇空间建设的整体性。面对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发展中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综合性的矛盾,能否通过城市设计的方法为其提供一个综合性和科学性的引导,如何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城市设计,,成了城市设计工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也成为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本文以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方法,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条件下,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文章从西南山地乡镇在旅游发展中的困境以及旅游型乡镇规划编制中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地乡镇的特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旅游发展对城镇的影响一系列的分析,借鉴相关案例,并对相关工程实践进行详细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适合于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策略。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践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绪论、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发展及问题分析。主要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然后分析旅游型乡镇发展的兴起和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中及规划编制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城市设计对旅游型乡镇规划设计具有适用性”的立论。 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相关研究辨析与经验借鉴、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特色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先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进行相关性辨析及经验借鉴总结。然后探讨当地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当地城镇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城镇的影响,为解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实践分析。对两个相关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并以笔者参与的此类城市设计为对象,从实践层面探讨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为第六、七章: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方法研究、结语。在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适合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策略。最后对该课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
本文编号:2578407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2 姚亚辉;;成都市一般镇规划编制技术创新探索——兼述《成都市一般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J];城市规划;2010年07期
3 蒋蓉;邱建;;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村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4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5 陈勇;新都市主义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迪[J];规划师;2005年07期
6 边经卫;城镇过境公路规划浅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7 陈可石;胡媛;姜文锦;;基于景观认知的城市设计实效评价——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J];规划师;2013年10期
8 肖毅强;杨焰文;叶鹏;;乡镇规划中地域性场所精神的塑造——瑞士小镇蒙特加罗索的城市设计实践启示[J];规划师;2010年11期
9 戴松茁;安亭新镇——当代城市设计的新取向——紧凑城市的生态城市设计与新城市主义[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7期
10 刘慧怡;;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基本原则[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凯;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7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