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环境下煤矸石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研究
【图文】:
(c) 污染水源 (d) 污染农田图 1.1 煤矸石的危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涉及到的内容特别繁杂,具体包含了材料、构件和结构久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材料的耐久性问题(具体有:混凝土的中性化、氯盐的腐融循环作用、碱集料反应以及钢筋锈蚀)。由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煤矸石混凝虑到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即华北、东北和西北(图 1.2 所示),地区处于严寒地带,冬天都较为寒冷,为了使煤矸石的就地取材利用方便,煤矸石土的应用区域也集中在“三北”地区,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冻融环境下煤矸石混的抗冻耐久性问题。影响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在建筑材料内部的传扩散,以及混凝土结构物自身多孔性的特征,同时膨胀和开裂也会导致混凝土建筑生破坏[2]。由于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直接与复杂多变的环境接触,所以其渗透性决定种有害物质渗入基体的速度(渗透性对耐久性的影响较大),可用混凝土的渗透性表抗冻耐久性[3-8]。
图 1.2 煤矿分布图渗透性所指代的范围较广,但常用其来评价混凝情况下,建筑材料的孔隙结构、水分的物理特性响材料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9]。多孔建筑材料产水分在其孔隙中的流通,且水分在传输过程中会水在混凝土的裂缝和孔隙中的传输是混凝土构筑方式有:离子扩散、压力梯度下的渗透、毛细吸是比较常见的传输形式,,因为实际工程环境下的,大多数的建筑结构都处于非饱和状态,而非饱细吸附作用,同时还伴随着离子、水分的浸入[13]冻融环境下煤矸石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对其抗国内外对煤矸石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方面的研究较。因此,本文主要对煤矸石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耐久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也为煤矸石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成;鲍玖文;李淑红;;损伤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试验研究和水分分布预测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陈彦文;丁兆阳;祝金崧;孙小巍;;煤矸石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5年05期
3 杜向琴;刘志龙;;水工钢纤维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年02期
4 周梅;赵华民;王然;陈冲;瞿宏霖;;掺合料对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抗渗和抗冻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5年01期
5 傅强;谢友均;龙广成;钱智铭;马昆林;;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特性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1期
6 王晴;李明泽;吴陶俊;王洋;;煤矸石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J];混凝土;2014年07期
7 马志鸣;赵铁军;王鹏刚;王本臻;;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毛细吸收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4年03期
8 李永靖;韩俊俊;邢洋;闫宣澎;张旭;;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3年12期
9 段桂珍;方从启;;混凝土冻融破坏研究进展与新思考[J];混凝土;2013年05期
10 王国林;吴相豪;杨姗姗;;冻融影响掺合料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红强;高丹盈;朱海堂;;钢纤维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桂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宋闻辉;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渗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
3 孙金阳;混凝土湿润与干燥过程中水分传输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0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0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