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照明系统动态节能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4:5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在国家的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建筑能耗中,公共建筑以人流量多、能源消耗的总量大且能耗结构复杂等特点,一直被视为建筑节能的重点。而在公共建筑能耗中,照明能耗占据总能耗的20%-40%。因此,照明节能潜力较大。如何通过智能照明调光控制来调节照明系统,在满足期望的照明环境下,又能避免过度照明达到节能目的是研究热点。对影响公共建筑建筑照明能耗的因素进行节能分析,得出灯具的选择、照明方式、天然光的利用以及人的行为等这四种因素均会对照明能耗产生影响。基于这几个因素建立公共建筑照明能耗模型,从动态节能方面考虑,人行为和天然采光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论文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公共建筑照明能耗模型,分析出人行为是一种动态影响公共建筑照明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人行为的移动和动作控制模型,建立了基于人行为的单人和多人办公照明能耗模型——该模型以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办公建筑中基于人行为的照明能耗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2)由于多人办公室照明用能较多,为降低照明能耗提出了公共建筑照明节能方法1——天然采光的智能化补偿。建立了基于室外照度的照明模型——该模型通过利用天然光源为室内提供舒适的光环境并通过人工光源进行照度补偿。根据室外照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结合Q学习算法对照明设备进行光通量的动态调节,旨在满足照度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照明系统的动态节能。(3)针对照明场景的不同,提出了公共建筑照明节能方法2——人员移动的智能化跟踪,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员位置移动的照明能耗模型,并在该模型平台上动态调节照明系统光通量的输出,求解出最优调光组合。该模型以公共建筑在夜间时的走廊、地下停车场等场所为研究对象,建立有约束条件的基于人员位置移动照明能耗模型。根据人员位置在某一区间内随时间的移动变化,动态调节照明系统光通量的输出,实现照度需求的同时达到动态节能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人行为对照明能耗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基于上述提出的两种动态节能方法与其他控制策略在提出的照明能耗模型平台上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其节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节能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
【图文】:
如下
动作判断图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113.662
本文编号:2600047
【图文】:
如下
动作判断图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113.6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燕达;丰晓航;王闯;Hong Tianzhen;William O’Brien;H.Burak Gunay;Farhang Tahmasebi;Ardeshir Mahdavi;;建筑中人行为模拟研究现状和展望[J];建筑科学;2015年10期
2 王闯;燕达;孙红三;丰晓航;江亿;;室内环境控制相关的人员动作描述方法[J];建筑科学;2015年10期
3 王飞翔;赵建平;林若慈;;我国办公建筑的照明节能评价方法的探索[J];照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4 陈海波;王凡;;基于能耗分项计量数据的大型公建节能诊断方法及典型案例[J];建筑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涛;赵建平;燕达;王闯;;照明控制模型在动态光环境与能耗模拟中的应用[A];2016年中国照明论坛——半导体照明创新应用暨智慧照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东旭;面向低碳城市的公共建筑节能模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王闯;有关建筑用能的人行为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猛;基于天然采光的办公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0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0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