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需求的老年公寓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
【图文】:
图 1.1 政策背景,作者自绘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而来,自古以来实行宗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孝”一直是中国的美好品德,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方式。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只生一个孩子的优生优育方针。因此目前 50~60 岁将要步入老年的人群呈现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形成“4+2+1”的家庭结构,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子女们由于工作限制,无法给予老人有效的养老支持,导致目前城市家庭中,纯老户比
图 1.2 养老设施分类,数据来源:《GB/T50340-200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2.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1)标准层图 1.3 标准层示意,作者自绘标准层是在住宅中经常用到的概念,,指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平面布局相同或基本相楼层[3]。在多层或高层老年公寓中,老人的居住用房部分每层往往会采用相似的布公共活动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及管理服务用房一般布置在建筑底层部分或者老年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昌印;陈禹;;基于家庭结构变动背景下的养老建筑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4年04期
2 周燕珉;李佳婧;;当前老人对养老公寓的需求探析[J];住区;2013年03期
3 夏飞廷;李健红;;浅谈老年公寓居住环境设计[J];华中建筑;2011年08期
4 全成浩;金世中;李政锡;;中·韩集合住宅户型平面比较研究——以中国沈阳地区和韩国首都圈为例[J];华中建筑;2011年06期
5 陈志英;张慧清;;老年公寓养老护理的服务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7期
6 王波;;居家养老:模式创新方能深化发展——以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庆;老年社区设计探讨——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设计[J];建筑学报;2005年04期
8 陈一峰;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3年09期
9 于一平;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2年02期
10 胡仁禄;国外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J];世界建筑;199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静;北京市老年公寓内部居住单元设计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邱磊;医养结合模式下机构养老设施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綦岳;基于既有建筑改造的老年公寓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李云霞;上海养老设施套型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5 杨一峰;广州独居老人适居住宅套型模式及适应性要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景珩;老年公寓居室配置标准与使用面积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李佳婧;养老设施适应性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林婧怡;老年护理机构的功能空间配置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黄鹂;老年公寓功能设计及扩展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9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1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