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

发布时间:2020-04-15 03:49
【摘要】:滨水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具生态意义与生态价值的空间。但是,城市滨水公园历经多年的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现象,其弊端也愈加显著,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滨水公园的生态修复和改造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市双修”为背景对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遵守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公共空间营造,着重修复受损生态,重塑已被打破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平衡,为广大市民创建绿色健康的户外活动场所,实现自然和人工的和谐共生。(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述,分析滨水区的构成,即水面、堤岸、陆地三部分。阐明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阐述滨水区历经萌芽、繁荣、衰退、复兴的发展过程。总结滨水公园普遍现存的问题: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案例盲目照搬照抄,缺少长期有效的管理,与城市空间缺乏联系,园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老化。并简述滨水公园生态功能:固碳放氧,净化环境,贮水调洪,调节小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总结滨水公园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过度使用,水体污染,驳岸直化、硬化以及城市、工业、科技和旅游业的发展进步。意图全面系统的了解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相关内容。(2)本文对国内外滨水区生态修复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即历经水质处理阶段,生态结构修复阶段,最终发展到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阶段。探讨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即保护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地方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让自然做工。修复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系统提出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策略:竖向改造,驳岸改造,植被恢复,栖息地重建,融合当地文化。生态、景观、文化、游憩功能耦合与协调的生态系统,是现代理想人居环境的根本。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相关内容分析与总结,为如意湖滨水公园生态修复与改造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在对理论梳理、案例总结剖析后,本文以“城市双修”为背景对如意湖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方案基于对区域的自然状况和场地分析,得出场地现状弊端主要为:滨水空间和城市之间缺乏关联性,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滨水景观空间缺乏特色,园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破损,原设计未达标的人性化。在改造中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城市美学、风景园林以及生态修复多方面相关因素,并结合如意湖滨水公园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通过改善滨水公园总体空间结构,丰富园内空间形式和竖向变化,改进交通条件和夜景效果,完善绿地生态植物群落,改造硬化驳岸向生态驳岸靠拢,构建地域文化小品,对湖体水质进行了水质净化规划,将雨水利用,节水规划,栖息地恢复等生态修复手段用详细图文结合的方法做出详细的改造规划和设计,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系统提出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设计方案。创造出能让居民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能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滨水空间。
【图文】:

技术路线,论文,来源,景观改造


图 1-1 论文技术路线(来源:自绘)Fig.1-1 Technical course of this paper1.5 预期的成果通过合理的景观改造设计,解决场地内一系列的问题,恢复已经被打破的生态平衡,,增强城

活水公园,改造提升,图库,百度


图 4-1 成都活水公园改造提升(来源:百度图库)Fig.4-1 Chengdu living water park improvement理念改造为活水公园注入“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将活水公园改造水的海绵型的公园,不仅可以净化河水,还可以净化雨水。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惬寅;;滨水休闲步道[J];美术观察;2017年12期

2 余少娜;;未来10年中国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年01期

3 束敏源;毛~/韬;;浅谈“海绵城市”理论下的滨水城市景观设计[J];广东蚕业;2017年12期

4 王剑;;滨水安州 美丽花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欢迎您[J];当代县域经济;2017年06期

5 都成林;;可达性理念下滨水绿道优化策略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年24期

6 胡卫峰;蔡平;;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7年16期

7 岳耀闪;;《滨水》[J];大众文艺;2017年06期

8 吴永发;荣侠;;明清苏州滨水街巷分布变化与城市变迁关系[J];城市规划;2017年07期

9 苏畅;郝欣妍;徐方园;;城市滨水湿地空间活力提升规划设计问题研究——以辽宁省沈阳市浑河滨水湿地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魏丽;;浅议城市滨水步道的空间界面特征[J];现代园艺;201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雷;;基于生态治理的滨水小城镇城市设计初探——以湖北省咸嘉新城两个功能区城市设计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5年

2 张慧文;张德顺;;城市滨水带小气候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3 陶亮;;基于行为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蔓霞;李圣积;孙成合;;浅谈楠溪江流域两侧滨水公园的设计和建设[A];《浙江园林》2016年第一期[C];2016年

5 王昊;袁青;;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叶眉;;山地滨水型城市绿道规划的思路探索——以厦门海沧区与南平市绿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7 刘宇;税创新;;关于滨水绿地综合廊道的一点思考[A];2017第九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8 刘书婷;;城水共生下的生态“回归”——湖北宜城市老浆沟滨水生态长廊色彩设计探析[A];2016中国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冯高尚;;小城镇滨水中心区特色塑造的规划应对——以康平滨水新区城市设计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4年

10 孟兆阳;李若帆;;欧洲滨水住区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祥锐;将打造中央滨水活力带[N];佛山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戚颖璞 陈玺撼 见习记者 李彤彤;上海这条世界级滨水岸线让市民自豪[N];解放日报;2019年

3 记者 徐欣 江北记者站 张落雁;江北:建设更高能级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N];宁波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史博臻 李静;幸福的滨水生活是奋斗出来的[N];文汇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戚颖璞;从“上海制造”转向“滨水创造”[N];解放日报;2018年

6 策划 佛山日报记者 赵相林 蔡闻佳 采写 佛山日报记者 李祥锐;西江之滨崛起的滨水田园新城[N];佛山日报;2018年

7 记者 何去非;如何高品质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域”?[N];杭州日报;2018年

8 记者 王雯丽 通讯员 宋婷 邱琦;提升滨水风貌 焕发集镇活力[N];衢州日报;2018年

9 徐欣 张落雁 顾筠;江北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N];宁波日报;2016年

10 清风;书画园林之间 滨水宜居内江[N];四川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兴光;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刘伟毅;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洪俊;吉林市滨水绿地群落结构与生态效益及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栾春凤;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川;寇丽芬;“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陈思宇;城市滨水片区空间景观视廊营造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许诺;湖南滨水传统村落空间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丁伟韬;天府新区广州路至区界段滨水生态带规划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5 杨璐;城市修补理念下临汾市汾河滨水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6 陈瑞瑶;基于活动特征的深圳滨水公园夜景观营造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张海燕;株洲湘江风光带滨水绿道景观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8 李也;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哈尔滨曙光滨水公园规划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9 赵伟;弹性景观设计理念在滨水环境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10 樊yN;尉氏县洧川古镇杜公河滨水公园规划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8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28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