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材料表达闽南建筑地域性传承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30 21:03
【摘要】:受东西方文化一直以来的共同影响,闽南文化是多元而融合的,其多样性在建筑的材料表达上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质。无论是传统的红砖厝、石头厝、蚵壳厝、土楼土堡,抑或是近代的洋楼民居、商住骑楼,都以其鲜明的特色向世人展现着闽南建筑丰富的地域性。闽南建筑地域性的传承解析基于以上基础展开,对闽南地域建筑的创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厘清闽南传统建筑地域性的原型生成及具体内涵,进一步强化闽南当代地域建筑的文化主体性构建;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分析闽南当代建筑中材料表达的地域性现型,归纳出基于材料表达的闽南建筑地域性传承策略,为未来的闽南地域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对文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范畴做出阐述和限定,梳理了相关理论源流以及学界的研究现状,并说明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是针对基于材料表达的闽南建筑地域性“原型——现型”的分析和归纳。第二章对闽南传统建筑地域性的“原型”生成展开深入研究,在综合分析了闽南具体的自然环境因素、人文风俗因素、时代生产力因素和闽南传统建筑中砖、石材、泥土、木材、牡蛎壳等地域性建筑材料的类别特点后,归纳出闽南传统材料表达的四个地域性特征。第三章立足闽南当代建筑地域性的“现型”呈现,首先梳理闽南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发展历程,接着分析闽南当代优秀地域建筑创作实例中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的表达应用,归纳出闽南当代材料表达的四个地域性倾向。第三部分为第四、五章,是对闽南建筑地域性传承策略的解析和总结。综合第二章中对地域性“原型”的理性分析和第三章中对地域性“现型”的客观解读,归纳并提出基于材料表达的闽南当代建筑地域性传承策略——“器道相合,新古相融”。
【图文】:

自然环境因素,广义,来源,图片


逦第二章闽南传统建筑中材料表达的地域性原型分析逦逡逑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海上贸易是促进发展的最大推力。时间上看,闽南的产生、逡逑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①半农半渔生活区的形成(唐宋时期)②逡逑边防重镇和通贸港口的兴起(元明时期)③闽南区域中心城镇的确立与发展(清逡逑及近代)?,闽南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也在此期间生成。逡逑

原型,来源,图片,作者


逦基于材料表达的闽南建筑地域性传承解析逦逡逑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高达1:邋7.01逡逑的全国最高海岸线曲折率使其拥有了诸多的大小港湾,为海上的交通贸易提供了逡逑极大的助力。逡逑和福建大环境类似,闽南的整体地势也是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侧是戴云山逡逑和博平岭山脉,为闽南与闽西之间的屏障,东南侧是广阔的漳州平原和泉州平原,逡逑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向东直至海岸,地势逐渐下降,发源于省内并在东南部逡逑出海的九龙江和晋江贯穿其中。受新华夏构造和北半球科里奥利力的共同影响,逡逑长时间的地壳运动中,山、海、河相互挤压、堆积。闽南域内各水系入海口的南逡逑岸沿海地区经年累月被河流和海洋冲击,形成了断续不相连且适宜农耕的冲积、逡逑海积平原,,以九龙江口的漳州平原和晋江口的泉州平原为代表;而北岸所受水流逡逑侵蚀较弱,多为逼近海岸的低山与丘陵。(图2-1-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艾侠;;融入商业综合体的文化座标 福建厦门闽南大戏院[J];时代建筑;2013年06期

2 王彦;;表皮的力量 福建泉州鼎立雕塑艺术馆设计[J];时代建筑;2013年04期

3 牛津;关瑞明;;多重空间的意义——浅谈厦门园博苑游客中心设计的空间营造[J];福建建筑;2011年06期

4 王绍森;;建筑地域性的层次关照[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李烨;;优雅的语言,犀利的语义——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J];世界建筑;2010年01期

6 王绍森,黄仁;传统 地域 时代——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J];城市建筑;2005年02期

7 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年03期

8 赵琳,张朝晖;新地域建筑的思考[J];新建筑;2000年05期

9 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慧铭;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2 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荣杰;钢构在当代闽南地域建筑中的表现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2 董杰;闽南传统民居元素的现代转译[D];华侨大学;2016年

3 柳碧波;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的运用初探[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4 赵玉冰;近代嘉庚建筑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陈荣彬;现代嘉庚建筑的风格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黄心沛;近代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7 李炜;闽南传统建筑屋顶意匠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吴思慧;厦门鼓浪屿近代洋楼民居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杜辉;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吴楠;适宜技术视野下的闽南地域建筑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6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46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