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湘潭市某区域供能冷热源设计与系统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9:30
【摘要】:当前,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建筑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较大的比重,其中又以空调能耗为主,在推进城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降低空调能耗成为了关键所在,区域供冷供热技术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存在着丰富的地表水资源,这为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随着区域供冷供热以及水源热泵技术在国内的大范围应用和推广,区域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因此而变得备受青睐,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降低系统能耗以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湘潭市某区域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Dset建筑负荷模拟计算软件,建立居住、办公、商业等三种典型建筑物理模型,模拟计算得出该区域范围内建筑群全年8760小时逐时冷热负荷并进行分析。结合建筑群全年负荷特性,确定了夏冬季空调系统运行时间为:夏季5月1日至9月30日,冬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针对常见的取水方式提出了湘江水质调节和量调节两种取水方案,并结合湘江水源热泵系统能耗组成计算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取水方案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得出该系统在不同取水方式下的全年总能耗变化趋势,从而得出该区域湘江水源热泵系统最优取水方式为:夏季采用取水温差为5℃的量调节取水方式,冬季采用取水温差为3℃的量调节取水方式。根据该区域水源热泵系统优化后的取水参数,利用CFD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湘江水源热泵取排水温度场以及湘江水体截面平均水温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渠道入河口水平面处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结果显示:夏季湘江取水口处温度为31.1791℃,较湘江初始水温升高约0.0091℃,冬季湘江取水口处温度为13.9731℃,较湘江初始水温降低约0.0069℃。为进一步降低湘江水体温升,提出一种湘江水源热泵+冷却塔联供系统,分析并预测了冷却塔在该地区的夏季逐时出水温度,并对联供系统的能耗和取排水热扩散进行计算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联供系统总能耗为31194.60MW·h,与原夏季湘江水源热泵系统方案相比,能耗降低约269.22MW·h;湘江取水口处温度为31.1740℃,较湘江初始水温升高约0.0040℃,与原湘江水源热泵系统相比,湘江取水口处温度降低约0.0051℃;湘江水温升超过1℃的水域面积为413.69m2,与原系统相比,湘江水域温升超标面积缩小了 87.98%,湘江水域温升超标面积只占到该段湘江水域面积的0.138%,联供系统温排水对湘江水体温度影响范围进一步缩小。
【图文】: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消耗标准,能源消耗


图1_5逦2014年全国各类建筑面积逡逑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6)》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如图1-6所示。在2014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位居世界总能耗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9.12%,大约为8.14亿吨标共建筑所消耗标准煤为3.26亿吨,城镇居住建筑所消耗标准煤村建筑所消耗标准煤为1.87亿W。经济越发达、城镇化越快的耗往往越大。以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四川省等四大地区为3逡逑

室外空气,逐时,干球温度,逐时湿球温度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全年室外空气逐时干球温度、逐时湿球温度、逐时相对湿度和逐时图2-3、图2-4、图2-5和图2-6所示。其中室外空气最高温约为38.2°C,约为-3.2°C。逡逑-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朝伟;郄艳敏;;区域供冷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概述[J];应用能源技术;2015年12期

2 胡秋明;王景刚;鲍玲玲;闫丽红;于韶山;;地表水源热泵取排水口布置形式的影响研究[J];人民珠江;2015年06期

3 赵坚;徐友文;汤佳丽;连小鑫;;地表水源热泵水温变化两种计算方法对比[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年06期

4 陈刚;程昕;李惠敏;;大温差冷却水对冷凝器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年02期

5 丁勇;钟云翔;韩沐辰;;江水源热泵排水系统温度场分析及优化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6 龙激波;李念平;阮芳;黄思怡;黄亚波;;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利用的节能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刘飞;吴国珊;;某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取回水口距离CFD模拟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徐伟;孙宗宇;冯晓梅;杜国付;李骥;;区域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3年10期

9 王传伟;;浅谈水源热泵技术及应用现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0期

10 刘舰;张丹;;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晓;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与运行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秋明;闭式湖水源热泵水体热污染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程丽莉;区域复合供能系统中江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齐东f;江水源热泵用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节能运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郑晓旋;湖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特性及其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程昕;大温差冷却水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6 兰新如;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拟与预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由嘉;应用于公共建筑节能评估的建筑能耗预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黄昕;地表水源热泵取排水系统适宜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9 夏新;闭式地表水源热泵在合肥地区季节性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10 马娟娟;采用水源热泵的湖水温度场研究及对热环境的影响评价[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3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53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