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日常生活”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06:49
【摘要】:承载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总体上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城市层级的公共空间,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宏观尺度上的,谓之城市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建筑层级的公共空间,如商场、餐厅、酒店、车站、办公楼、学校、剧场等微观尺度上的,谓之建筑公共空间。后者存在于各类公共建筑物之中或与之关系密切,本课题研究的即为这类公共空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共建筑在类型上不断丰富,数量上渐趋庞大,其所带来的公共空间同样类全量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等活动空间得到了相当大的拓展。然而,在城市建设和公共空间发展过程中,并非不偏不倚,正中雀目。其中有些现象值得注意。如,追求现代主义的绝然理性,拥抱全球化而引入了强势资本逻辑,忽视大众话语而接受权力规训,建筑设计从业者放纵不羁的自我表达……诸多问题,不一而足。其带来的结果有目共睹:公共空间功能僵化呆板,形态千奇百怪,尺度夸张失调,手法变为目的,形式成了内容,进而“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生产”,城市发展脉络被割裂,大众日常生活被疏离,对人本身的关怀被舍弃,公共空间的品质没有得到保证,失去了社会意义。论文分析了现存的问题,思忖研究,一方面批判了现代主义的绝然理性,另一方面,扬弃了后现代诸多理论或戏谑或超然,或自负或逃避的态度,从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了日常生活的意义,确立了回归日常的价值追求,并从哲学、社会学领域引入列斐伏尔、德塞图等的日常生活理论,在此基础上,寻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旨归。以日常生活及其相关理论为旨趣,着眼于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力图消解现代性、资本逻辑、权力规训等对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统制,倡导一种尊重日常生活,关怀大众需求,表达真实平和的设计理念。相较理论创新与方法研究,本文更倾向于拨转当前的价值取向,引导建筑回归日常,探索理念转向的可能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2
【图文】:

公共空间,公共性,购物中心


如露天体育场馆、社区公园等。相较于国土空间、城市空间等宏观层面的公共空间来说,建筑公共空间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图1.1)。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建筑公共空间一般都有特定的使用群体;另一方面,虽然一部分属于政府拥有和管理,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属为私有,且通常密切关联消费行为,因而,其公共性比之于城市公共空间要低。例如,一些建筑公共空间会附加某些进入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像学校、医疗机构或者购物中心等公共建筑,一般会为他们的空间设置访问和使用规则。但与私人空间比较,仍然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社会属性。如,产权私有的购物中心,但仍可视为容纳日常生活、消费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相关文献分析研究认为

拱廊,巴黎,资料来源,日常生活


让他们满怀信心,日常生活具有“本真的”生存之思,能提升的“可理解性因素[ 14]”,因而不断的深入其内部,探寻力与希望。的“受苦人”的讲述》中,学者郭于华以口述生活史为切“苦难”生活经历的讲述,在作者看来,特定时期,将普社会历史联结起来的一个地方便是“苦难”。正是其社会历凡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求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5]。活的特征之一——抵抗性出发,解读了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其理论更多的表现为象征意义,那种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型实践”仍然具有建构理论的启示意义[3]。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著述同样颇多。作的散文集《巴黎的忧郁》,有一个“浪游者”贯穿其中。啡馆、拱廊街等公共场所,观察日常社会的形形色色。通尔将巴黎风俗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实际上,浪游者扮演了察者身份,借助步行与身体感受,试图对日常生活场所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琨;;西村·贝森大院[J];建筑学报;2015年11期

2 朱晓琳;冯果川;;专访冯果川——走向公众的“另类”建筑师[J];建筑技艺;2015年05期

3 杨瑛;QIAN Fang;;杨瑛工作室,长沙,中国[J];世界建筑;2015年04期

4 魏春雨;沈昕;张光;;体验差异——WCY地方工作室[J];建筑学报;2015年03期

5 孟建民;;本原设计观[J];建筑学报;2015年03期

6 杜娟;;基于多元主义的现代性批判[J];学术交流;2015年02期

7 冯果川;;公共空间观念之辨[J];新建筑;2015年01期

8 冯果川;;建筑还俗——走向日常生活的建筑学[J];新建筑;2014年06期

9 冯果川;;权力与大众之间的建筑机遇——从禁止领导随意干预设计和民间自建房看中国建筑的希望[J];新建筑;2014年05期

10 庄慎;华霞虹;;改变即日常——阿科米星的实践综述[J];建筑师;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晓虹;日常生活视角下旧城复兴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清华大学;2012年

3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思婵;公共建筑设计的女性主义倾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杜鹏飞;当代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邢灿;福柯“异托邦”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剑辉;“此时、此地、此情”[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3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