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2
【图文】:
如露天体育场馆、社区公园等。相较于国土空间、城市空间等宏观层面的公共空间来说,建筑公共空间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图1.1)。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建筑公共空间一般都有特定的使用群体;另一方面,虽然一部分属于政府拥有和管理,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属为私有,且通常密切关联消费行为,因而,其公共性比之于城市公共空间要低。例如,一些建筑公共空间会附加某些进入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像学校、医疗机构或者购物中心等公共建筑,一般会为他们的空间设置访问和使用规则。但与私人空间比较,仍然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社会属性。如,产权私有的购物中心,但仍可视为容纳日常生活、消费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相关文献分析研究认为
让他们满怀信心,日常生活具有“本真的”生存之思,能提升的“可理解性因素[ 14]”,因而不断的深入其内部,探寻力与希望。的“受苦人”的讲述》中,学者郭于华以口述生活史为切“苦难”生活经历的讲述,在作者看来,特定时期,将普社会历史联结起来的一个地方便是“苦难”。正是其社会历凡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求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5]。活的特征之一——抵抗性出发,解读了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其理论更多的表现为象征意义,那种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型实践”仍然具有建构理论的启示意义[3]。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著述同样颇多。作的散文集《巴黎的忧郁》,有一个“浪游者”贯穿其中。啡馆、拱廊街等公共场所,观察日常社会的形形色色。通尔将巴黎风俗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实际上,浪游者扮演了察者身份,借助步行与身体感受,试图对日常生活场所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琨;;西村·贝森大院[J];建筑学报;2015年11期
2 朱晓琳;冯果川;;专访冯果川——走向公众的“另类”建筑师[J];建筑技艺;2015年05期
3 杨瑛;QIAN Fang;;杨瑛工作室,长沙,中国[J];世界建筑;2015年04期
4 魏春雨;沈昕;张光;;体验差异——WCY地方工作室[J];建筑学报;2015年03期
5 孟建民;;本原设计观[J];建筑学报;2015年03期
6 杜娟;;基于多元主义的现代性批判[J];学术交流;2015年02期
7 冯果川;;公共空间观念之辨[J];新建筑;2015年01期
8 冯果川;;建筑还俗——走向日常生活的建筑学[J];新建筑;2014年06期
9 冯果川;;权力与大众之间的建筑机遇——从禁止领导随意干预设计和民间自建房看中国建筑的希望[J];新建筑;2014年05期
10 庄慎;华霞虹;;改变即日常——阿科米星的实践综述[J];建筑师;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晓虹;日常生活视角下旧城复兴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清华大学;2012年
3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思婵;公共建筑设计的女性主义倾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杜鹏飞;当代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邢灿;福柯“异托邦”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剑辉;“此时、此地、此情”[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3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