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钢筋的微波断层成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1.41;TU375
【图文】: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建筑方面多用于检测小厚度混凝土中的钢筋位置或裂痕,都是采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简称 SAR)进行检测。国外微波成像技术发展的比较迅速,2000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 Hong C. Rhim 等人利用微波成像技术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利用实验对比方法,发现不同的频段对混凝土厚度检测、状态监测和钢筋检测的敏感程度不同[17]。2003 年美国加州欧文大学土木工程利用三维微波成像技术对混凝土桥梁损伤进行评估,在研究中,发现聚焦微波比非聚焦微波探测小缺陷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数值双聚焦技术来聚焦发射和接收的微波信号。采用多频技术,通过降低背景噪声,提高图像清晰度,成功地检测到了混凝土块中的空洞和钢筋[18]。如图 1.1 所示为混凝土试块的成像结果,其中 a 图和 b 图为混凝土试块中包含一个大小不同的空气块,c 图为包含两根直径为 1cm的钢筋,图中虚线为被测目标实际的位置,通过成像可以大致看出成像位置比较准确,但没有区分出两根钢筋的情况。
图 2.2 E5071C 网络分析仪Fig. 2.2 E5071C network analyzer波成像系统中,采用安捷伦的矢量网络分析仪E5071C作为仪器,E5071C矢量网络分析仪由于具有优越的性能,所以它具有较宽的测试频带,内置信号源,工作频率范围在9k利用E5071C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回波信号的S11参数,S11参和相位值。量网络分析仪为二端口网络,可以对双端口器件 S 参数进S21,S22。如图 2.3 所示为二端口信号流动方向图。b2a1S21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终止频率等重要参数,并对测量数据自动采集,保存成.csv 格式,通过 USB 或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对采集到的数据加以处理。通过利用 VBA 编程控制矢量网络仪,使测量更加快捷、准确、可靠、节省时间。如图 2.4 所示为标准模块的编程窗其中包括对象框、程序框、变局指示器栏、程序显示按钮和显示模块按钮。对是用来显示编码窗口中当前使用的对象列表。程序框是用来显示编码窗口内的程表。边距指示器栏主要用于调试程序。显示程序按钮用来显示光标处的程序。模钮用来显示编码窗口中的完整程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嘉斐;王学田;王伟;;宽带双脊喇叭天线的仿真与设计[J];微波学报;2014年S1期
2 李邦宇;许会;姚丽;;基于信号特征值相关性去除穿墙雷达直达波[J];计算机仿真;2012年11期
3 任尚坤;廖峰;;基于微波检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反演算法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贾鑫;谢仁明;;电磁感应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的应用[J];住宅科技;2010年08期
5 王青;;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无损检测技术探讨[J];安徽建筑;2007年05期
6 李卓球,方玺,水中和;混凝土检测中雷达和超声波成像效果比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刘国玺,耿京朝,路志勇;宽频带角锥脊喇叭天线的设计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5年04期
8 许会,张俊慧;微波层析成像技术及其算法概述[J];无损检测;2005年06期
9 沈文娟;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故障检修[J];电子工程师;2001年05期
10 Barbara J. ,Jaegey Mary ,呼显琴;后张法桥梁的检测用超声波法检测梁中的预留管道[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邦宇;超宽带生物雷达成像及生命信号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2 安道祥;高分辨率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龚杏;微波断层成象重建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娟;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超声检测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2 刘静;金属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与成像特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毛钰博;基于共焦算法的微波成像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4 王中有;钢筋混凝土的雷达检测特征及防辐射混凝土介电常数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5 梁飞宇;应用电磁波探测混凝土管道的空洞缺陷[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高阳;冲激探地雷达时变增益放大接收系统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陈培;混凝土结构中缺陷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应文武;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范尊;利用共焦成像技术检测早期乳腺肿瘤[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艳茹;早期乳腺癌超宽带微波检测系统[D];江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7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4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