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保温墙体结露特性及防结露措施效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111.4
【图文】:
18]为提高空气层的防结露效果,对空气层进行了相关的改进,的方式强化了空气层防结露效果。递的理论研究方面,陈永成和陈启高[19]在 Glaser 模型的基础上为水蒸汽渗透阶段、毛细扩散阶段和液相水渗流阶段三个阶段液态水的湿迁移,分析提出了墙体潮湿区域的物理模型与湿度态模型并得到了固定边界条件下单层墙体内部湿度分布的解析较于蒸汽渗透模型更为准确,可以计算出墙体内湿分布随时间单层墙体内的热湿分布情况。湿耦合传递递模型中,大多学者都单纯考虑水分在墙体的等温扩散作用,布不受湿迁移影响,温度在单一材料内呈线性分布,热传递与传递过程。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湿迁移不仅会受热迁移的影响响,并且墙体材料的热湿参数受热湿迁移共同影响,热、空气递,过程十分复杂[20]。
第三章 模型求解及验证第三章 模型求解及验证到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方程可知,相对湿度梯度与温度梯度的扩,导致控制方程具有极大的非线性与耦合性,难以得到方程的解值解法。本研究中,将采用较为常用有限体积法[58]的数值方法,进行编程运算。程的离散积法的节点、控制容积及尺寸的约定标识如图 3-1 所示,其中 W点,Δx 为控制体积,w、e 分别是网格的左右界面。
度的模拟分布情况与解析解分布情况,其中 100 小时最大相对误差为 4.30%,平均误差为 0.73%;300 小时最大相对误差为 1.98%,平均相对误差为 0.49%;1000 小大相对误差为 2.47%,平均相对误差为 1.63%;整体平均相对误差为 0.95%。表 3-1 模拟值与解析解相对误差时刻 最大相对误差 平均相对误差 整体平均相对误差100h 4.30% 0.73%300h 1.98% 0.49%0.95%1000h 2.47% 1.63%由上表数据可知,模型模拟的计算值与解析解的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小于 5%,在范围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程序及模型的准确性。.4.2 实验数据验证为进一步验证计算程序与模型的准确性,继续将根据文献[63][64]中云杉胶合板验数据进行对比。图 3-10 为云杉胶合板实验的装置图,云杉胶合板尺寸为 600mm80mm×27mm(长×宽×厚),热电偶及湿度传感器测点的布置如图 3-11、图 3-1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红安;;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促进墙体节能技术发展[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14期
2 陈荣华;;南通节能65%自保温墙体通过省级鉴定[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10期
3 杨扬;易而富EIFS保温墙体系统[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3期
4 曾丽娟;解新路;邓权学;关超文;冯海祥;陈镭云;黄志成;;环保节能硅酸钙聚氨酯复合保温墙体系的施工工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24期
5 陈宁;;上海地区三种自保温墙体内部冷凝问题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年02期
6 张秀湘;;薄抹灰轻钢复合保温墙体系统及应用[J];钢结构;2011年08期
7 孙国祥;吴其胜;;自保温墙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砖瓦;2008年09期
8 康玉范;;应适时大力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J];建设科技;2008年18期
9 李军,杨世宏;日光温室保温墙体的厚度确定和成本概算[J];宁夏农林科技;2002年04期
10 刘卫东;汤士海;刘佳;欧阳瑞;陈宁;方乙涵;;尾矿砂制备装配式预制保温墙体性能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保温墙体系统及干式抹灰工艺[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新型现浇自保温墙体系统问世[A];天津建材(2014年第2期 总第176期)[C];2014年
3 代学灵;李珠;张泽平;刘元珍;魏增宝;;玻化微珠在自保温墙体中的应用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4 徐刚毅;周长吉;;不同保温墙体日光温室的性能测试与分析[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5 冯葆纯;胡小媛;慕苏庆;;复合保温墙体的耐火问题[A];绝热材料的前景与施工[C];2002年
6 ;易而富EIFS保温墙体系统及干式抹灰工艺[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7 张楚鑫;梁家瑜;彭诚;吕明;吴建青;;新型组装式无机非金属材料隔热保温墙体[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存勇;苏彦超;魏志猛;;EPS板保温墙体施工中的防裂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陶有生;何世全;;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A];《湖北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论坛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殷宜初;;发展装配式建筑将为保温材料带来好机遇[A];创新提升 绿色发展——全国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申;新型现浇自保温墙体系统问世[N];中华建筑报;2013年
2 张宝奇;用系统论的方法控制保温墙体裂缝(一)[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记者 陈可;自保温墙体技术体系国内领先[N];南通日报;2009年
4 王国平;复合保温墙体新技术的应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康玉范;应适时大力发展自保温墙体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9年
6 钱选青 王文波 董坤;保温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钱选青 王文波 董坤;保温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4年
8 ;用系统论的方法控制保温墙体裂缝(四)[N];中华建筑报;2004年
9 记者 刘芝毅;保温墙体可与建筑同寿命[N];江西日报;2014年
10 方天;新型建筑保温墙体[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Masoud Taheri Shahraein;伊朗居住建筑新型东西外墙构造节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凌;多层住宅自保温建筑构造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郑锴;泡粒混凝土模网保温墙体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舒佳建;建筑保温墙体安全及可靠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方伟;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保温墙体系统热工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
4 周展帆;保温墙体热湿模拟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年
5 邹凯凯;夏热冬冷地区保温墙体结露特性及防结露措施效果分析[D];东南大学;2018年
6 赵玲玲;自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7 高明珠;单面受火预制复合保温墙体灾后轴压承载力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祝甲阳;新型现浇整体保温墙体结构的热工测试与模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方武;建筑保温墙体薄空气间层空气湿度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10 陶嘉;寒冷地区加气混凝土复合浆料自保温墙体热工性能与饰面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0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9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