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以剪切波速与地表峰值加速度为依据的地震液化确定性及概率判别法

发布时间:2020-08-12 17:29
【摘要】:剪切波速作为土性的基本参数,为评价土体抵抗地震液化的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回顾了以剪切波速和地表峰值加速度为依据的场地地震液化判别方法的演化历史,依据他人收集的现场液化资料,合计49次地震、618例液化/不液化场地数据,提出了确定液化临界曲线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基于修正剪切波速与地表峰值加速度的液化临界曲线,验证了液化临界曲线的位置对细粒含量、有效上覆压力、震级等因素取值变化的合理性,分析了估计土层循环应力比CSR的剪应力折减系数、震级标定系数、有效上覆压力修正系数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液化临界曲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液化临界曲线对各种影响因素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利用Monte Carlo模拟、加权最大似然法和加权经验概率法,给出了建议的液化临界曲线的名义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的经验关系式及概率等值线,并对核电厂Ⅰ类、Ⅱ类和Ⅲ类抗震物项地基,分别建议了相应的液化临界曲线。该方法以丰富的现场液化数据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国兴;李方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陈国兴;孔梦云;李小军;常向东;周国良;;以标贯试验为依据的砂土液化确定性及概率判别法[J];岩土力学;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振中;汶川地震液化特征及砂砾土液化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启旺;佘跃心;;地基液化评价的模糊不确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刘建达;陈国兴;刘雪珠;王炳辉;;某长江大桥深度超过15米的砂土层液化势的综合评价[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5期

3 薛新华;杨兴国;;基于减法聚类模糊神经网络的砂土液化势判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2期

4 陈榕;郝冬雪;栾茂田;李学慧;;AFSs-RBF神经网络模型在轻亚黏土地震液化判别中应用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汤皓;陈国兴;刘建达;;GIS环境下大区域工程场地地震液化势的二维概率评价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曹振中;徐学燕;袁晓铭;;国内外液化砂砾土土性对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7 曹振中;徐学燕;袁晓铭;;江油火车站典型液化震害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8 勾丽杰;刘家顺;;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砂土液化判别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05期

9 丰土根;张礼明;;振动频率对饱和松砂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10 康飞;彭涛;杨秀萍;;基于剪切波速与神经网络的砂砾土地震液化判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标;黄强;席文熙;慎乃齐;;砂土液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判别法[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宰金珉;;NJUT在土木工程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汤皓;陈国兴;;基于GIS的Kriging插值法在2.5维场地地震液化势概率评价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宰金珉;;NJUT在土木工程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汤皓;陈国兴;;基于GIS的Kriging插值法在2.5维场地地震液化势概率评价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勇明;吴信民;张叶;杨亚新;;BP神经网络方法在铀矿山辐射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潘建平;尾矿坝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徐斌;饱和砂砾料液化及液化后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肖云华;双峰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曹振中;汶川地震液化特征及砂砾土液化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李兆焱;基于巴楚地震调查的液化判别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6 王维铭;场地液化特征研究及液化影响因素评价[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7 汪云龙;先进土工实验技术研发与砾性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8 赵金贵;沁水块坳形成演化的构造地貌学解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江华;基于巴楚地震调查的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曹振中;基于可靠性理论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3 杨二静;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岩土及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袁启旺;基于模糊理论的地基液化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刘智勇;海底水工隧道的抗震安全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邱毅;唐山地震液化场地再调查及数据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董林;新疆巴楚—伽师地震液化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刘建君;多元复合桩加固液化土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许涛涛;汶川地震液化特征及其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关联性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倩玉;我国规范标贯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君斐;;关于修改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判别式的几点意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2期

2 陈国兴,胡庆兴,刘雪珠;关于砂土液化判别的若干意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3 袁一凡;;四川汶川8.0级地震损失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4 于海英;王栋;杨永强;解全才;江汶乡;周宝峰;;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初步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5 李海兵;王宗秀;付小方;侯立玮;司家亮;邱祝礼;李宁;吴富\

本文编号:2790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90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