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中国宗教建筑的数字化实现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2:3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们必须为了贯彻这一思想,传播历史文化进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传承需要有效的手段。仅通过实地或博物馆展示的传播方式有地理空间上的局限性,而通过书籍、平面广告、摄影录像等方式则会使得历史文化资源脱离其原始环境,很难将文化内涵与文化载体作为一个整体传承。利用传播媒介APP,通过全方位、多视角或是二维平面、三维全景等方式,加入声、光、电的特效,使观众更加全面地享受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大大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另外,数字化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用户几乎随时随地共享和传播。目前国内外在数字化技术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实践,将该类技术应用在历史建筑保护、开发、推广等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上海真如寺佛教建筑为例,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如何帮助上海真如寺建筑实现有效文化传播,使其成为上海城市名片上的新亮点,并设计了“上海真如禅寺”APP来推广传播建筑文化,也阐述了佛教建筑甚至其他种类的中国宗教建筑传承上的方式和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52
【图文】:

佛教建筑,喇嘛


图 2- 1 佛教建筑Fig.2-1 Buddhist architecture2、喇嘛寺建筑中国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同胞信奉喇嘛教,建喇嘛寺,其建筑风格和汉有显著不同,反映出宗教内容特点和当地民俗特色。普遍来说,有两种嘛建筑,一种是宫室式样的木建筑喇嘛寺,整体很像汉佛教寺庙,另一式样的砧石建筑。但大殿后方,通常建有一系列雄伟高大的建筑群,风也产生了变化。比如,雍和宫的后部分,并立着万福阁、永康阁、延宁大建筑,以复道相连接,气势宏伟。喇嘛塔,又叫覆钵式塔,和印度的相似,以作供奉和表崇拜之用,也有用来作为僧侣之墓的。

喇嘛


图 2- 1 佛教建筑Fig.2-1 Buddhist architecture、喇嘛寺建筑国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同胞信奉喇嘛教,建喇嘛寺,其建筑风格和汉佛显著不同,反映出宗教内容特点和当地民俗特色。普遍来说,有两种形建筑,一种是宫室式样的木建筑喇嘛寺,整体很像汉佛教寺庙,另一种样的砧石建筑。但大殿后方,通常建有一系列雄伟高大的建筑群,风格产生了变化。比如,雍和宫的后部分,并立着万福阁、永康阁、延宁阁建筑,以复道相连接,气势宏伟。喇嘛塔,又叫覆钵式塔,和印度的zK疲宰鞴┓詈捅沓绨葜茫灿杏美醋魑轮沟摹

本文编号:2803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03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