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石家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0:06
   随着人类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特色遗失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将面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而建设宜居城市,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合理构建城市生态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无疑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参考模式和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因此,对“宜居城市”科学体系的理论研究,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如何建设“宜居城市”也成为城市政府和居民密切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研究背景下,首先,本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典型实例,对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同时,针对石家庄目前城市发展现状,从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全面准确、灵活客观、定性与定量充分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 其次,在对石家庄宜居城市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与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济南、郑州等6个坐标城市的对比分析,评价石家庄市宜居城市建设条件,总结出影响宜居城市建设的五大主导因素,即经济实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并阐明目前石家庄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的逐年变化,反映石家庄市宜居城市建设条件的动态发展情况,并将石家庄市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2000年以前低速增长时期、2000年加速增长时期、2002年-2003年波动增长时期、2003年以后高速增长时期。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石家庄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实力不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难点,文教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并据此提出石家庄宜居城市建设的具体优化措施和建设途径,即要着力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培植城市特色文化,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一是体系创新。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与以往相比更加全面、客观,动态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更强,特别是引入了坐标城市法,通过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切实体现目标城市的发展特色和优势,从而在比较中发现问题。 二是方法创新。本文打破了以往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的研究模式,成功地运用BP网络分析方法,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中人为确定权重而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又以其独特的网络结构分析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之间的反馈作用,科学、准确地对城市宜居质量做出客观评价,从而为我国宜居城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宜居质量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TU984.2
【部分图文】:

模型图,城市概念,模型,适宜居住


图 1.1 宜居城市概念模型Fig.1.1 Livable city conceptual model度考虑,有些学者将宜居城市分为广义和狭义:狭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是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工居”不仅是指适宜居住,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及同时,从涉及的社会层面考虑,又有宏观、中观、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中观层面上,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微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3]。

示意图,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城市建设


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为限度,以人的全面发展持续过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30]义上讲,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融入,是对宜居城市建设理新的发展观注入城市建设理念当中,将人们对城市局部建设功能的协调、长远利益的统一上来。能够以持续发展的观念标志着宜居城市理论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


图 5.1 BP 网络拓扑结构图Fig.5.1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BP networ宜居城市质量问题是一个多因子、多层次的复杂息量参差不齐,内部依赖关系较强,因此,采用价模型,对各城市宜居质量评价和识别,是一种较定各指标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也使得不同方案究的广度与深度。量的 BP 网络模型测算及处理过程源及的数据量较大,搜集范围较广,因此,为确保本城市均以 2005 年为统计基准年,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城市年鉴》、《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6期

2 李钱;;飞行流量管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4 周传斌;戴欣;王如松;黄锦楼;;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5 周银波;黄耀志;;以低碳化城乡建设发展为目标的控规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7期

6 许静;;建筑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7 任永泰;李丽;;哈尔滨市水资源预警模型研究(Ⅰ)——基于时差相关分析法的区域水资源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张若曦;;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实践初探与反思 以曹妃甸生态城为例[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1期

9 李金颖;徐一楠;田俊丽;;东北电网风电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研究[J];华东电力;2011年07期

10 赵虎;牛晓博;;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综述[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少军;莫罹;张桂花;姜立晖;;宜居城市概念、指标原则及指标刍议[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倩;盛逖;;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9.2分会场——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论文集[C];2006年

4 陶军德;梁学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5 焦越平;;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预警系统的指标选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马炳厚;梁蜀忠;孙金立;;军队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探析[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志;陈静;陈华;佟颖;叶浩;;建设武昌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谭强林;黄祖明;;湖南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现状及评价[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艳;合理确定指标体系 做好“两区”工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2 ;研究制定幸福广东指标体系[N];广州日报;2011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陈邦明 李强;广州要率先建幸福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11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越辩越明[N];南方日报;2011年

5 广东商学院教授 林洪;理解幸福指标体系应该明晰几个问题[N];南方日报;2011年

6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博士 邓江年;把政府廉洁指标纳入幸福广东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11年

7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郑方辉;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构建科学方便操作[N];南方日报;2011年

8 金瑞期货总经理 卢赣平;市场指标体系的变化和影响[N];期货日报;2011年

9 宋宁华;首个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亮相上海[N];中国建设报;2011年

10 李晓凤 刘宇阳;关爱指数与指标体系研究有四大创新[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彭继红;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娟;宜居北京生活便利性空间分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静;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4 邢莉;广东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郝清源;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周永红;安全社区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盛旗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9 凡刚领;中国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10 霍苗;生态农村评价方法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16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16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