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1:10
   从十五世纪末开始,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列强纷纷入主印度次大陆。到了十八世纪,英国通过长期的殖民争霸战,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功地排挤掉了其他欧洲列强,树立自己在印度的霸主地位。从1757年普拉西战役开始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长达近200年。这期间,受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的影响,印度境内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宗主国的实力,成为了其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对殖民建筑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印度殖民城市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殖民建筑的各种风格类型。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课题来源、课题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结构;第二章以印度近代殖民史为主线,探讨了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势力在印度的发展过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殖民时期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分为早期葡萄牙的宗教城市发展、中期沿海口岸贸易商馆的发展及末期帝都新德里的建设;第四章以印度的铁路建设与发展来探讨英国人如何将其势力从沿海扩张到印度半岛内陆腹地;第五章用宗教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运输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及纪念性建筑等各类型的建筑实例来分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第六章从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立面细部特点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来剖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特色;第七章分析了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及其影响。
【学位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TU-093
【部分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印度人,资本主义模式


4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1 研究内容兼容并蓄是印度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的地域文化。而殖民统治时期作为其承上启下的转折点,显得格外重要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的自然经济被瓦解,资本主义模式慢慢形来对于印度人来说是功过参半,一方面在英国的武力强权下,印度人处图 1-3 印度人口分布示意图

欧洲国家,印度,葡萄牙人,葡萄牙


紧接着葡萄牙殖民者在位于喀拉拉邦的科兰建立了第一个欧洲贸易据点,而这也标志了印度殖民时代的真正到来。1505 年,葡萄牙国王任命阿尔梅达作为第一任葡萄牙印度总督,着手建立东方海上殖民帝国。1510 年,阿尔梅达的继任者阿尔布凯克武力征服了一直被穆斯林统治的港口城市果阿。葡萄牙人将果阿视作自己位于东半球的首府,并重点设防,甚至安排了一支舰队驻守在那里。这位葡萄牙总督当时还许可了一项政策,允许葡萄牙士兵和水手与当地的印度妇女通婚。这成为后来果阿和亚洲的其他葡萄牙殖民地种族混杂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后来,葡萄牙人以印度西海岸为中心,又逐渐在印度东海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建立了一批殖民据点。16 世纪的印度洋成为了葡萄牙人的天下,他们控制了欧洲经非洲到印度的航线,独占了印度与西方的海上贸易(图 2-2)。然而到了 17 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葡萄牙人势力慢慢消退,荷兰人趁势来到印度,排挤它的商业空间,抢占它的地盘。不过后来葡萄牙人仍保有其在果阿、达曼、第乌的据点和少数商馆。

战役,油画,英国人,野心


硕士学位论文·朵拉在 1756 年刚即位不久后就责令英国人将未经批准修建的炮均遭到了拒绝后,纳瓦布意识到英国人怀有的巨大野心,于是决屈服。1756 年 6 月4 日他首先派兵攻占卡锡姆巴札尔的英国商馆,各答,将英国人逼退到海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达ZEN;;果阿教堂的天使[J];世界博览;2011年18期

2 李宁;;论殖民主义的双重作用[J];才智;2009年02期

3 陈传舰;;月亮之国——印度[J];地理教育;2010年03期

4 潘兴明;;英国殖民城市探析[J];世界历史;2006年05期

5 藤森照信,张复合;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建筑学报;1993年05期

6 林承节;;英国东印度公司怎样从商人组织转变为国家政权[J];南亚研究;1988年01期

7 王俊周;;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现代化[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8 胡士铎;;印度的人口与分布[J];南亚研究季刊;1986年02期

9 关颖;;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新认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乔恩.林,张利;新加坡的殖民地建筑(1819~1965)[J];世界建筑;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833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33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