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结构抗火性能数值分析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366.2;TU352.5
【部分图文】: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体系作为其基础,并结合殿堂式的加工、装饰工艺而构成的一种混筑结构的内部空间和高度布置较自由、灵活,其构造也较简洁、稳固等高,破坏了铺作层的完整性,使得斗拱孤立,降低了整体结构性能式木构架的特点:木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且用材量大,适用性不强规模宏大的木构架结构,且建筑内部空间宽阔,因此常被用作宫殿、建筑的结构形式。
8图 2.2 殿堂型 图 2.3 厅堂型2.2.2 穿斗式木构架该种结构方式至迟于汉代已相当成熟。穿斗式木构架是沿着进深的方向在台基上立柱,沿横向在柱间设置贯穿柱身的枋(简称“穿枋”),形成一组构架,再沿纵向在每组
其中将这种结构形式分为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类,分别如图 2.2、图2.3 所示。殿堂型木构架主要是由柱框层、铺盖层和屋盖层依次叠置而成的一种层叠构架,故又称层叠式构架,且该结构形式的每层自成整体,使得其纵向刚度和稳定性较好,而横向由于在梁柱之间设置有斗栱叠架,致使纵向刚度和稳定性较差;厅堂型主要是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启芳;杜彬;向伟;郑培君;崔雅珍;张风亮;;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3期
2 滕睿;曲哲;张永群;;川南地区穿斗式木构架民居的动力特性[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3期
3 黄舜;傅宇光;;穿斗式木构架抗震特性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4年01期
4 张盛东;程龙;刘静;;东北落叶松耐火性能的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3年04期
5 张晋;许清风;商景祥;;木柱单面及相邻两面受火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张晋;许清风;李维滨;李向民;商景祥;;木梁四面受火炭化速度及剩余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7 许清风;张晋;商景祥;李向民;李维滨;;三面受火木梁耐火极限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2年12期
8 王海东;尚守平;何放龙;黄曙;邓涛;刘冬柏;;穿斗式木构架结构与轻型木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6期
9 陈志勇;祝恩淳;潘景龙;;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力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2年05期
10 许清风;李向民;张晋;穆保岗;徐明;李帅希;;木柱四面受火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柏益伟;榫卯节点木框架抗火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张柱庆;苏州市殿堂大木构架形式特征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段茗;东莞市三界庙木结构有限元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康敏;传统木构建筑榫卯连接静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天华;殿堂型古建筑木结构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李鹏;藏式古建筑木构架梁柱节点力学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1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4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