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环境系统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10:36
智能建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但在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片面认为智能化系统越多,智能建筑就越智能,导致了一些工程智能化系统的无序堆砌,最终没有达到智能建筑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的目标,反而破坏了建筑环境。建筑智能环境的概念将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明确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评价是以建筑环境的有效控制和改善为目标。本文应用系统理论研究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用于建立建筑智能环境理论研究体系,形成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理论指导。首先,研究了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原理。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建筑智能环境的内涵,运用系统思想,研究了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整体突现原理、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等级层次原理和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其次,研究了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分析方法,选择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对建筑智能环境进行定性系统分析;研究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建模方法,选择结构模型化技术建立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结构模型;研究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评价方法,提出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评价...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的内容)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统筹科学管理,对相关全系统进行监控联动,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设备自动化,以可靠、经济头氯管理自?
建筑环境学中对建筑环境有着明确的概念: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利用一定和手段创造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建筑环境的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建筑气环境、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建筑智能化的实质是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监控和改善建筑环境,赋予建筑环境“”的内涵,建筑智能环境的概念也是因此而产生。建筑智能环境是以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为目标,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创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综合智慧能力并实现人、建筑、环境相互协调的室内。由上一节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可见,建筑智能化不仅是对对物理环境监控,而且了智能安全环境、智能办公环境等智能人工环境,因此,建筑智能环境要素包含:热湿环境、智能光环境、智能声环境、智能气环境等智能物理环境;智能安全环能办公环境、信息通信环境和智能管理环境等智能人工环境,如图 2.2 所示。
图 2.8 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等级层次性建筑智能环境需要智能物理环境的要素做基础,首先通过各个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满足智能热湿环境、智能光环境、智能声环境和智能气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创建更高层次的智能人工环境的要素,满足智能安全环境、智能通信环境、智能办公环境和智能管理环境的要求,最后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层次性实现建筑智能环境的最高层次性,这就是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等级层次性。综上所述,建筑智能环境系统的等级层次原理概括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存在等级秩序和等级差异性,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位于最高层次,其次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的内容,因而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之下的一个层次。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再下一层的子系统构成,这样下去直到非系统的要素。2.5 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结构模型化分析方法的定性仿真建模[J]. 夏文俊,李世其,王峻峰,朱文革. 计算机仿真. 2010(12)
[2]智能建筑交叉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王娜,王俭,刘西建,段晨东. 高等理科教育. 2007(04)
[3]论系统思维(五):跳出系统看系统[J]. 苗东升.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03)
[4]系统论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中的应用[J]. 董华,胡军,薛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6)
[5]智能建筑智能品质的评价方法[J]. 吴成东,夏兴华,李孟歆. 信息与控制. 2002(01)
[6]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 魏宏森,曾国屏.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5(01)
[7]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J]. 魏宏森,曾国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论系统与环境[J]. 湛垦华,张强. 哲学研究. 1989(01)
博士论文
[1]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D]. 林杉.长安大学 2012
[2]基于及热经济学的供热空调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项敬岩.天津大学 2012
[3]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巩航军.长安大学 2009
[4]停车换乘系统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 范文博.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 王建军.长安大学 2003
[6]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 张生瑞.长安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及其评价研究[D]. 徐娜.长安大学 2009
[2]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综合报警系统研究[D]. 方明.西北工业大学 2007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丽萍.太原理工大学 2006
[4]公路网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D]. 张海燕.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3107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的内容)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统筹科学管理,对相关全系统进行监控联动,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设备自动化,以可靠、经济头氯管理自?
建筑环境学中对建筑环境有着明确的概念: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利用一定和手段创造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室内环境。建筑环境的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建筑气环境、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建筑智能化的实质是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监控和改善建筑环境,赋予建筑环境“”的内涵,建筑智能环境的概念也是因此而产生。建筑智能环境是以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为目标,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创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综合智慧能力并实现人、建筑、环境相互协调的室内。由上一节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可见,建筑智能化不仅是对对物理环境监控,而且了智能安全环境、智能办公环境等智能人工环境,因此,建筑智能环境要素包含:热湿环境、智能光环境、智能声环境、智能气环境等智能物理环境;智能安全环能办公环境、信息通信环境和智能管理环境等智能人工环境,如图 2.2 所示。
图 2.8 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等级层次性建筑智能环境需要智能物理环境的要素做基础,首先通过各个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满足智能热湿环境、智能光环境、智能声环境和智能气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创建更高层次的智能人工环境的要素,满足智能安全环境、智能通信环境、智能办公环境和智能管理环境的要求,最后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层次性实现建筑智能环境的最高层次性,这就是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等级层次性。综上所述,建筑智能环境系统的等级层次原理概括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存在等级秩序和等级差异性,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位于最高层次,其次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的内容,因而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之下的一个层次。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再下一层的子系统构成,这样下去直到非系统的要素。2.5 建筑智能环境的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结构模型化分析方法的定性仿真建模[J]. 夏文俊,李世其,王峻峰,朱文革. 计算机仿真. 2010(12)
[2]智能建筑交叉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王娜,王俭,刘西建,段晨东. 高等理科教育. 2007(04)
[3]论系统思维(五):跳出系统看系统[J]. 苗东升.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03)
[4]系统论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中的应用[J]. 董华,胡军,薛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6)
[5]智能建筑智能品质的评价方法[J]. 吴成东,夏兴华,李孟歆. 信息与控制. 2002(01)
[6]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 魏宏森,曾国屏.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5(01)
[7]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J]. 魏宏森,曾国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8]论系统与环境[J]. 湛垦华,张强. 哲学研究. 1989(01)
博士论文
[1]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D]. 林杉.长安大学 2012
[2]基于及热经济学的供热空调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项敬岩.天津大学 2012
[3]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巩航军.长安大学 2009
[4]停车换乘系统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 范文博.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 王建军.长安大学 2003
[6]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 张生瑞.长安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及其评价研究[D]. 徐娜.长安大学 2009
[2]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综合报警系统研究[D]. 方明.西北工业大学 2007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丽萍.太原理工大学 2006
[4]公路网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D]. 张海燕.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3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0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