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悬挑操作平台在大悬挑空间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19 11:38
为满足中庭、长廊的悬挑部位吊顶及侧帮的施工需要,设计了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方便、经济、安全地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前对操作平台的受力变形情况及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效果,本操作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5期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结构所受应力值(Mpa)
悬挑平台采用梁板结构形式,以方管用焊接进行制作搭设,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平台台面满铺多层脚手板,用自钻螺钉与方钢檩条加以固定。操作平台的周边,按照临边作业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配置登高扶梯,设三道横杆,栏杆里侧设置木质挡脚板,梯子采用角钢焊接。为增加操作平台的稳定性,防止结构倾覆,在平台结构的底部增加不少于600kg的配重箱。在底部移动的轮子上设置锁止装置。2.2模型建立
通过设计的悬挑操作平台的图纸,根据结构构件的材料和截面特性建立分析模型。计算采用Midas gen有限元分析软件,作用于平台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恒荷载包括架体的结构自重和构配件的自重,活荷载包括施工荷载(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等自重)和风荷载。根据结构的图纸和用途,该平台用于装修施工,平台面满铺木脚手板。参照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荷载取值,木脚手板荷载为0.35k N/m2,装修脚手架施工荷载取值为2.0k N/m2,鉴于操作平台放置于室内,所以不考虑风荷载。结构的强度与变形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施工荷载;结构的稳定性,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最终建立模型如下。2.3结构整体变形及受力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悬挑式钢平台的改进[J]. 王兴锋,苑举翠. 建筑工人. 2014(02)
[2]悬挑式移动施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孙涛. 施工技术. 2013(11)
[3]建筑施工用移动悬挑式钢平台结构验算[J]. 许世建. 建筑安全. 2009(03)
本文编号:2925836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5期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结构所受应力值(Mpa)
悬挑平台采用梁板结构形式,以方管用焊接进行制作搭设,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平台台面满铺多层脚手板,用自钻螺钉与方钢檩条加以固定。操作平台的周边,按照临边作业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配置登高扶梯,设三道横杆,栏杆里侧设置木质挡脚板,梯子采用角钢焊接。为增加操作平台的稳定性,防止结构倾覆,在平台结构的底部增加不少于600kg的配重箱。在底部移动的轮子上设置锁止装置。2.2模型建立
通过设计的悬挑操作平台的图纸,根据结构构件的材料和截面特性建立分析模型。计算采用Midas gen有限元分析软件,作用于平台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恒荷载包括架体的结构自重和构配件的自重,活荷载包括施工荷载(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等自重)和风荷载。根据结构的图纸和用途,该平台用于装修施工,平台面满铺木脚手板。参照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荷载取值,木脚手板荷载为0.35k N/m2,装修脚手架施工荷载取值为2.0k N/m2,鉴于操作平台放置于室内,所以不考虑风荷载。结构的强度与变形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施工荷载;结构的稳定性,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最终建立模型如下。2.3结构整体变形及受力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悬挑式钢平台的改进[J]. 王兴锋,苑举翠. 建筑工人. 2014(02)
[2]悬挑式移动施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孙涛. 施工技术. 2013(11)
[3]建筑施工用移动悬挑式钢平台结构验算[J]. 许世建. 建筑安全. 2009(03)
本文编号:2925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2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