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废弃稀土尾矿堆降雨入渗规律及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9:25
  废弃稀土尾矿堆表现为一种各向异性、结构无序、弱胶结或无胶结的特殊地质体,其入渗规律和破坏模式与一般土质边坡相比差异较大,在极端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局部垮塌或滑坡灾害。通过构建两组有无顶端平台的室内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在相同的降雨工况等条件下,对其孔隙水压力、含水率及内外排水速度进行了监测,并对两组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破坏模式和降雨入渗规律。结果表明:①有无顶端平台的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其孔隙水压力、含水率和排水速度的响应情况不同,模型B(有顶端平台)3个值都大于模型A(无顶端平台),其响应也更为敏感;②顶端平台导致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破坏模式差异较大,模型A破坏模式较为单一且破坏较小,只有坡角产生浅层滑动破坏,而模型B在坡脚处发生较为明显的浅层滑动破坏的同时,坡面破坏区域上方会依次往上产生裂隙,随着试验的进行,裂隙进一步与坡脚的浅层破坏区域汇合后,坡面由下而上依次向下坍塌破坏,同时模型B更易于产生边坡破坏。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符合,可为类似试验和有效防治废弃稀土尾矿堆局部垮塌、滑坡等灾害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来源】:金属矿山.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室内试验监测系统
    1.1 降雨模拟系统
        1.1.1 降雨强度准确性监测
        1.1.2 降雨均匀性监测
    1.2 主体模型系统
    1.3 监测及数据采集系统
        1.3.1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标定
        1.3.2 含水率传感器标定
2 室内模型试验
    2.1 室内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2 数值模拟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排土场边坡渗流可靠度研究[J]. 苗作华,陈沛,王巧稚,潘雷.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04)
[2]不同降雨条件下含软弱夹层土坡渗流特性数值分析[J]. 杨煜,何忠明,王保林,马勇.  矿冶工程. 2018(03)
[3]南方稀土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进展[J]. 位振亚,罗仙平,梁健,罗才贵.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8(04)
[4]基于降雨滑坡模型的两种边坡破坏模式研究[J]. 陈乔,徐烽淋,朱洪林,张阔,谢治国,陈吉龙.  水利水电技术. 2018(04)
[5]降雨类型对浅层深层滑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J]. 郁舒阳,张继勋,任旭华,杨兆兵.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3)
[6]离子型稀土浸矿过程矿样力学特性演化规律[J]. 黄广黎,王晓军,李永欣,李士超,陈新,韩建文.  金属矿山. 2018(02)
[7]离子型稀土浸矿过程渗透性变化规律研究[J]. 李永欣,王晓军,肖伟晶,邓书强,曹世荣,韩建文.  金属矿山. 2017(08)
[8]裸脚式稀土矿山原地浸矿渗流过程及边坡变形[J]. 王观石,罗嗣海,胡世丽,洪本根,邓旭.  稀土. 2017(03)
[9]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分布研究[J]. 潘洋,冯秀娟,马彩云,朱易春,张素贞.  稀土. 2015(03)
[10]赣南稀土尾矿堆积区水土流失规律初探[J]. 卢慧中,梁音,曹龙熹,陈玲.  土壤. 2015(02)



本文编号:2960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60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