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合理数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04:5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以空前的速度向前推进,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形式更加多样化。板柱-剪力墙(Slab-Column-Shear Wall,简称SCSW)结构做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对此结构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在地震区使用该结构时,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最优化方法,工程师出于对结构安全性能的考虑会把剪力墙的数量设计的过多,没有充分利用剪力墙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目前针对该结构的研究并不成熟,经验较少,规范中也未明确给出其经济性指标。因此,进行结构设计时,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和剪力墙的抗侧移能力,对板柱-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的合理数量进行研究分析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板柱-剪力墙结构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Elastic Time-History Dynamic Analysis,简称ET-HDA)和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简称PUSHOVER),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合理剪力墙数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框剪(Fram-Shear W...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5年我国各地区地震分布图
双轴弯矩耦合铰,PMM)塑性铰。将塑性铰定义在杆件的两端,具体长度参见附录A中表A-3,在对塑性铰属性数据进行定义时采用弯矩-曲率指定铰的类型。塑性铰的本构模型如图3-1所示:图 3-1 塑性铰的荷载变形关系
-3 层间剪力对比图、转折点、最大值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与文献 ET-HDA 分析方法、杆件模型、剪力墙模型证日本联合进行了七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足尺寸I,UBC)和日本(New seismic code)现行建筑规型进行构件设计,具体结构概况见文献[84]。法建立模型,剪力墙采用壳元模型,在进行结格划分,划分单元为1m。PUSHOVER分析结
本文编号:312283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5年我国各地区地震分布图
双轴弯矩耦合铰,PMM)塑性铰。将塑性铰定义在杆件的两端,具体长度参见附录A中表A-3,在对塑性铰属性数据进行定义时采用弯矩-曲率指定铰的类型。塑性铰的本构模型如图3-1所示:图 3-1 塑性铰的荷载变形关系
-3 层间剪力对比图、转折点、最大值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与文献 ET-HDA 分析方法、杆件模型、剪力墙模型证日本联合进行了七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足尺寸I,UBC)和日本(New seismic code)现行建筑规型进行构件设计,具体结构概况见文献[84]。法建立模型,剪力墙采用壳元模型,在进行结格划分,划分单元为1m。PUSHOVER分析结
本文编号:312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2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