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抗裂性能试验

发布时间:2021-04-07 08:53
  为研究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抗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组共8根试验梁,以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宽高比为主要参数分析其对抗裂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2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均值分别提高42%和23%,且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显著,但达到较高预应力水平后,效果减弱。适当增大截面宽高比对提高预应力组合梁的开裂弯矩及阻裂性能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大幅提高极限承载力。结合已有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度较高。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抗裂性能试验


试验梁(L2-4P)截面尺寸及配筋

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抗裂性能试验


试验装置

荷载-挠度曲线,荷载-挠度曲线,宽高比,截面


表3 主要试验结果Table 3 Main test results 试件编号 Mcr/(kN·m) Mu/(kN·m) Δu/mm ωmax/mm Npe/MPa L1 22.06 185.89 11.3 0.20 — L1-3P 25.12 239.1 11 0.34 488.36 L1-4P 35.46 235.6 13.2 0.32 674.36 L1-5P 34.54 226.23 14.3 0.36 860.36 L2 30.27 337.21 14.1 0.30 — L2-4P 35.36 374.67 12.8 0.29 674.36 L2-5P 36.43 392.14 13.4 0.33 860.36 L2-6P 40.64 388.23 14.4 0.31 1 032.4 注:Mcr为开裂弯矩;Mu为极限荷载;Δu为跨中截面挠度;ωmax为最大裂缝宽度;Npe为有效预应力。2.2 荷载-挠度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部分外包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胡夏闽,江雨辰,施悦,唐伟.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9)
[2]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J]. 陈宝春,牟廷敏,陈宜言,黄冀卓.  建筑结构学报. 2013(S1)
[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及抗裂度分析[J]. 熊学玉,高峰,李亚明.  工业建筑. 2011(12)
[4]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聂建国,陶慕轩.  工程力学. 2011(S2)
[5]腹板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杨勇,祝刚,薛建阳,聂建国.  建筑结构学报. 2010(S1)
[6]预应力H型钢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J]. 王钧,邬丹,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6)
[7]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J]. 聂建国,周天然,秦凯,高璀旭.  工业建筑. 2003(12)

博士论文
[1]新型预应力外包钢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研究[D]. 张道明.东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3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23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