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5 19:30
  城市宜居性已成为城市发展共识,是城市化后续发展动力来源,并对提升城镇化质量有着重大意义。而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也是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当前城市发展面临转型,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已成为紧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社区层面出发,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以系统评价理论为基础,融合居民生活圈理论,按照“评价目标→评价要素→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提升建议”的总体思路,构建适宜于社区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测度社区环境宜居性的空间格局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类型特征,为城市政府建设宜居社区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与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确定评价目标,参考《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确定了社区环境宜居性应包含宜“居住”等五个目标;二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维度、15个要素及27个指标,并明确各项指标计算方法;三是确定评价方法,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及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测算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分值,引入K—means聚类方法进行社区环境宜居性类别划分...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研究技术路线图

系统工程理论,资料来源,系统评价,系统评价理论


决策提供科学依以下六个步骤: 确定评价项目和;○4 可行性研究;质也是一个现代复杂问题,其本身也是一个因此,本文以系统评价理论为基础,为社区资料来源: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2002 年

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空间,资料来源


及都市为规律设施供思路。目前,已经在韩国、日本、上海等地内涵、使用频率及出行距离等内容[25, 26],见表 2-1 各层次生生活圈层次 功能 使用邻里生活圈(上海、首尔)幼托小学、日常购物、儿童和老年设施每小生活圈(首尔)、定住圈(日本)初高中、文体设施、少量就业、较高级别的商业服务一日大生活圈主要就业、更高级别资料来源:柴彦威,《城市空间》,2000 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J]. 柴彦威,刘伯初,刘瑜,马修军,塔娜,申悦.  地理科学. 2018(01)
[2]基于GIS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评价[J]. 曹雪芝,徐梦洁.  地理空间信息. 2018(01)
[3]东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7-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贾占华,谷国锋.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7)
[4]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社区宜居性评价[J]. 祁瑞,罗琼,舒红,赵中元.  城市勘测. 2017(03)
[5]“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涵及评价指标[J]. 张文忠,湛东升.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6)
[6]面向问题和需求的上海社区规划编制方法和实施机制探索[J]. 过甦茜.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2)
[7]街道步行指数的大规模评价——方法改进及其成都应用[J]. 周垠,龙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1)
[8]数据如何驱动设计——以回龙观社区品质提升为例[J]. 储妍,茅明睿,高硕,鲁旭.  规划师. 2017(02)
[9]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J]. 李萌.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1)
[10]北京:基于宜居视角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墨尔本经验借鉴[J]. 杜姗姗,杨嘉瑜,赵润泽.  北京规划建设. 2017(01)

博士论文
[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 张生瑞.长安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陈书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D]. 王建康.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职住相对平衡的城市空间单元尺度研究[D]. 朱小玉.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长沙市宜居性评价研究[D]. 陈铭.湖南大学 2012
[5]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技术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 代波.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城市宜居性评价[D]. 李肇琛.西北师范大学 2009
[7]大连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宜居性分异特征研究[D]. 刘秀洋.辽宁师范大学 2009
[8]成都都市区宜居性分析与评价[D]. 龙佳伟.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39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39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