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骑楼的产生、发展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4 14:42
民国时期,骑楼从岭南地区开始向内地迅速传播,向来贫困落后的广西地区也出现了骑楼。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其中心城区和其周边偏远乡镇都出现了大量骑楼。那么,南宁骑楼具体于何时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南宁周边乡镇骑楼的产生原因是否与南宁中心城区相同?在民国的同一时期,其他城市也有骑楼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宁骑楼的产生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此外,这一时期产生的骑楼在形态上差异不大,然而南宁却有部分县镇地区的骑楼形态与众不同。那么,南宁乡土骑楼的形态差异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差异的产生?为了探究上述问题,笔者对南宁骑楼的产生、发展与传播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具体过程和特点。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南宁的近代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反映广东地区对广西地区的政治辐射和城市建设关系,有助于体现近代西方文化如何在岭南偏远地区发展和传播,是对相关研究的补全和完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梳理历史、社会背景资料,了解南宁骑楼的产生原因和过程;通过将南宁与梧州、北海、广州等城市在骑楼产生过程方面的对比,探究其产生、发展特点;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测绘,搜集骑...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骑楼相关概况
2.1 与骑楼相关的建筑概念
2.1.1 骑楼
2.1.2 外廊样式建筑
2.1.3 竹筒屋
2.2 骑楼的分布状况
2.2.1 国内的分布
2.2.2 广西的分布
2.3 广东对广西的地缘辐射
2.3.1 广东与广西的地理联系
2.3.2 广东对广西的经济辐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宁骑楼的产生与发展
3.1 南宁概况
3.1.1 地理情况
3.1.2 气候特征
3.1.3 建置沿革
3.2 南宁骑楼产生的社会背景
3.2.1 晚清西洋文化的传入
3.2.2 南宁开埠的铺垫
3.2.3 实业计划的伏笔
3.2.4 新桂系政府的推动
3.2.5 商业基础
3.2.6 交通发展
3.2.7 城市建设
3.3 南宁骑楼的产生及其传播路线
3.3.1 外地至南宁市的骑楼传播
3.3.2 南宁市至南宁周边地区的骑楼传播
3.4 南宁骑楼的建设发展历程
3.4.1 初生阶段
3.4.2 兴起阶段
3.4.3 停滞阶段
3.5 小结
第4章 南宁骑楼的产生过程特点及对城市的影响
4.1 南宁市与其他城市骑楼的产生情况比较
4.1.1 南宁与梧州比较
4.1.2 南宁与北海比较
4.1.3 南宁与广州比较
4.2 南宁市与南宁周边地区骑楼的产生情况比较
4.3 南宁骑楼的产生及传播特点
4.3.1 南宁骑楼的产生条件
4.3.2 南宁骑楼的产生特点
4.3.3 南宁骑楼的传播条件
4.3.4 南宁骑楼的传播特点
4.4 骑楼对南宁的影响
4.4.1 对南宁城市面貌的影响
4.4.2 对南宁市民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南宁骑楼的建筑特点及其地域性差异
5.1 骑楼街特点
5.1.1 街道基本类型
5.1.2 街道地域性差异
5.2 平面特点
5.2.1 平面基本特征
5.2.2 平面地域性差异
5.3 立面特点
5.3.1 立面构成规则
5.3.2 立面细部解析
5.4 结构特点
5.5 材料特点
5.6 从南宁骑楼的地域性差异看其传播与发展特点
5.7 小结
第6章 南宁骑楼产生、发展与衰落的启示
6.1 南宁骑楼的产生之启示
6.2 南宁骑楼的发展之启示
6.3 南宁骑楼的衰落及启示
6.3.1 南宁骑楼的现状
6.3.2 衰落的原因
6.3.3 衰落的启示
6.4 南宁骑楼的价值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粤商西进与南宁社会变迁[J]. 莫晓蕾. 传承. 2015(04)
[2]从广西骑楼的地理分布透视两广地缘经济关系[J]. 滕兰花.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0(02)
[3]民国《广西一览》影印出版[J]. 广西地方志. 2010(06)
[4]近代泛北部湾河港开埠与城市演进——以南宁为析例[J]. 侯宣杰. 柳州师专学报. 2010(06)
[5]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广西近代城市建设实践——以柳州、梧州为中心[J]. 李百浩,李季.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5)
[6]广西“新民团”与乡村建设运动[J]. 刘文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 林琳,陈洋. 建筑科学. 2006(05)
[8]广州近代骑楼发展考[J]. 林冲. 华中建筑. 2005(S1)
[9]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 林琳,许学强. 人文地理. 2004(01)
[10]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第一章 建筑文化圈的和缓重构[J]. 村松伸,包慕萍. 建筑史论文集. 2002(02)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新桂系的广西经济建设研究(1925—1949)[D]. 杨乃良.华中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广州西关大屋民居研究[D]. 黄巧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近代西江航运与梧州城市的发展(1897-1937年)[D]. 李巧.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新桂系时期广西四大城市管理近代化研究[D]. 程世阳.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 李季.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8582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骑楼相关概况
2.1 与骑楼相关的建筑概念
2.1.1 骑楼
2.1.2 外廊样式建筑
2.1.3 竹筒屋
2.2 骑楼的分布状况
2.2.1 国内的分布
2.2.2 广西的分布
2.3 广东对广西的地缘辐射
2.3.1 广东与广西的地理联系
2.3.2 广东对广西的经济辐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宁骑楼的产生与发展
3.1 南宁概况
3.1.1 地理情况
3.1.2 气候特征
3.1.3 建置沿革
3.2 南宁骑楼产生的社会背景
3.2.1 晚清西洋文化的传入
3.2.2 南宁开埠的铺垫
3.2.3 实业计划的伏笔
3.2.4 新桂系政府的推动
3.2.5 商业基础
3.2.6 交通发展
3.2.7 城市建设
3.3 南宁骑楼的产生及其传播路线
3.3.1 外地至南宁市的骑楼传播
3.3.2 南宁市至南宁周边地区的骑楼传播
3.4 南宁骑楼的建设发展历程
3.4.1 初生阶段
3.4.2 兴起阶段
3.4.3 停滞阶段
3.5 小结
第4章 南宁骑楼的产生过程特点及对城市的影响
4.1 南宁市与其他城市骑楼的产生情况比较
4.1.1 南宁与梧州比较
4.1.2 南宁与北海比较
4.1.3 南宁与广州比较
4.2 南宁市与南宁周边地区骑楼的产生情况比较
4.3 南宁骑楼的产生及传播特点
4.3.1 南宁骑楼的产生条件
4.3.2 南宁骑楼的产生特点
4.3.3 南宁骑楼的传播条件
4.3.4 南宁骑楼的传播特点
4.4 骑楼对南宁的影响
4.4.1 对南宁城市面貌的影响
4.4.2 对南宁市民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南宁骑楼的建筑特点及其地域性差异
5.1 骑楼街特点
5.1.1 街道基本类型
5.1.2 街道地域性差异
5.2 平面特点
5.2.1 平面基本特征
5.2.2 平面地域性差异
5.3 立面特点
5.3.1 立面构成规则
5.3.2 立面细部解析
5.4 结构特点
5.5 材料特点
5.6 从南宁骑楼的地域性差异看其传播与发展特点
5.7 小结
第6章 南宁骑楼产生、发展与衰落的启示
6.1 南宁骑楼的产生之启示
6.2 南宁骑楼的发展之启示
6.3 南宁骑楼的衰落及启示
6.3.1 南宁骑楼的现状
6.3.2 衰落的原因
6.3.3 衰落的启示
6.4 南宁骑楼的价值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粤商西进与南宁社会变迁[J]. 莫晓蕾. 传承. 2015(04)
[2]从广西骑楼的地理分布透视两广地缘经济关系[J]. 滕兰花.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0(02)
[3]民国《广西一览》影印出版[J]. 广西地方志. 2010(06)
[4]近代泛北部湾河港开埠与城市演进——以南宁为析例[J]. 侯宣杰. 柳州师专学报. 2010(06)
[5]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广西近代城市建设实践——以柳州、梧州为中心[J]. 李百浩,李季.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5)
[6]广西“新民团”与乡村建设运动[J]. 刘文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 林琳,陈洋. 建筑科学. 2006(05)
[8]广州近代骑楼发展考[J]. 林冲. 华中建筑. 2005(S1)
[9]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J]. 林琳,许学强. 人文地理. 2004(01)
[10]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 第一章 建筑文化圈的和缓重构[J]. 村松伸,包慕萍. 建筑史论文集. 2002(02)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新桂系的广西经济建设研究(1925—1949)[D]. 杨乃良.华中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广州西关大屋民居研究[D]. 黄巧云.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近代西江航运与梧州城市的发展(1897-1937年)[D]. 李巧.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新桂系时期广西四大城市管理近代化研究[D]. 程世阳.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广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 李季.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85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8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