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14:32
公共图书馆自古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建筑类型,以不同的媒介方式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结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建筑形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同时也引起了图书馆建筑中逐渐开始出现非传统公共图书馆建筑行为、功能等。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空间内所渴望的多种体验所引起。因此从传统公共图书馆空间中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们行为互动、功能复合模式所引起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交往空间。然而,交往空间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不被重视,功能主义至上的设计模式导致空间无特色或盲目的追求空间造型,空间因此损失了一种人们愿意在此交往学习的可能性。现象学在建筑领域的最大优势在于完全讲求以人作为主体对建筑空间进行感知与识别,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建筑设计与思考建筑空间问题的新角度。因此以现象学角度出发重新看待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设计,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灵感与设计思路。本文以现象学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进行现象学视角下的研究分析。文章首先对现象学理论进行研究,主要从场所现象学与知觉现象学两个角度展开。其次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研究寻找交往空间设计原理与发展趋势。在通过现象学...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阐述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现象学相关概念阐述
2.1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2.1.1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2.1.2 海德格尔的场所观
2.1.3 海德格尔的建筑观
2.2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2.2.1 感觉和知觉
2.2.2“身体图式”的概念
2.2.3 时间与空间
2.3 诺伯舒兹的建筑现象学
2.3.1 场所的内涵
2.3.2 场所的精神
2.3.3 场所的结构
2.4 现象学的建筑实践研究
2.4.1 史蒂芬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实践
2.4.2 彼得卒姆托的现象学建筑实践
2.5 本章小结
3.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概念与空间解析
3.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概念解析
3.1.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功能迭代
3.1.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行为变化
3.1.3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要素变换
3.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空间解析
3.2.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平面形态构成
3.2.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剖面形态构成
3.2.3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界面形态构成
3.3 本章小结
4.现象学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概述
4.1 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关联解读
4.1.1 场所现象学视角——认知关联
4.1.2 知觉现象学视角——感知关联
4.2 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目标
4.2.1 空间维度丰富多样
4.2.2 空间关系交织变化
4.2.3 空间体验内涵丰富
4.3 本章小结
5.场所营造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5.1 领域认知中心化
5.1.1 空间尺度的人性化处理
5.1.2 空间层次的多重性暗示
5.2 界面认知模糊化
5.2.1 与建筑外部的界面模糊性处理
5.2.2 与建筑内部的界面模糊性处理
5.3 节点认知丰富化
5.3.1 客观物体的引导
5.3.2 主观感知的引导
5.3.3 节点多元共存性
5.4 路径认知多样化
5.4.1 非线性路径
5.4.2 线性路径
5.4.3 复合路径
5.5 本章小结
6 知觉体验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6.1 视觉感知体验
6.1.1 透视体验的多样感知
6.1.2 视差变化的连续感知
6.1.3 视域体验的对比感知
6.2 材料感知体验
6.2.1 材料的物质性表达
6.2.2 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6.2.3 材料的模糊性表达
6.3 自然感知体验
6.3.1 光影营造的多变性
6.3.2 自然要素的感知性
6.4 细部感知体验
6.4.1 细部尺度人性化
6.4.2 细部细节简约化
6.4.3 细部形态多样化
6.5 情景感知体验
6.5.1 空间情节的叙事编排
6.5.2 空间主题的先验感知
6.6 本章小结
7.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应用——以猎人角图书馆为例
7.1 项目概况
7.2 设计应用
7.2.1 空间维度立体设计
7.2.2 空间关系交织设计
7.2.3 空间体验多样设计
7.3 设计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再解读——尺度过渡与关怀[J]. 庞月婷. 建筑与文化. 2017(08)
[2]丹麦黑钻——丹麦皇家图书馆新馆设计策略浅析[J]. 李达,王振军. 建筑与文化. 2016(07)
[3]海与光:三联海边图书馆的两面[J]. 青锋. 世界建筑. 2015(09)
[4]场所与现象学——主体性设计思维溯源与实验案例[J]. 刘晓平. 华中建筑. 2015(03)
[5]钟书阁[J]. 俞挺,李想. 建筑学报. 2014(03)
[6]猎人角社区图书馆 曼哈顿视野[J]. Steven Holl,Chris Mcvoy. 城市环境设计. 2013(06)
[7]公共图书馆功能再定位思考[J]. 郭欣萍.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02)
[8]现代图书馆的色彩规划设计[J]. 王蔚. 图书馆学刊. 2012(06)
[9]篱苑书屋,北京,中国[J]. 李晓东. 世界建筑. 2011(11)
[10]图书馆建筑与空间的多样化趋势[J]. 唐玉恩. 建筑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设计研究[D]. 陆扬帆.南京大学 2017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博物馆体验式内部空间研究[D]. 刘雅仪.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信息时代图书馆设计研究[D]. 周骁.东南大学 2016
[4]现象学视角下建筑斜地面空间设计研究[D]. 左苗.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博览建筑空间体验研究[D]. 潘晓蕾.山东大学 2015
[6]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场所设计研究[D]. 黄河.郑州大学 2014
[7]图书馆共享空间设计研究[D]. 张昊.合肥工业大学 2013
[8]信息化背景下未来图书馆建筑设计趋势探究[D]. 陈小可.天津大学 2012
[9]当代大型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演变[D]. 应超.南京大学 2012
[10]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D]. 聂莉.华南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8356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阐述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现象学相关概念阐述
2.1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2.1.1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2.1.2 海德格尔的场所观
2.1.3 海德格尔的建筑观
2.2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2.2.1 感觉和知觉
2.2.2“身体图式”的概念
2.2.3 时间与空间
2.3 诺伯舒兹的建筑现象学
2.3.1 场所的内涵
2.3.2 场所的精神
2.3.3 场所的结构
2.4 现象学的建筑实践研究
2.4.1 史蒂芬霍尔的现象学建筑实践
2.4.2 彼得卒姆托的现象学建筑实践
2.5 本章小结
3.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概念与空间解析
3.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概念解析
3.1.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功能迭代
3.1.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行为变化
3.1.3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要素变换
3.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空间解析
3.2.1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平面形态构成
3.2.2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剖面形态构成
3.2.3 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界面形态构成
3.3 本章小结
4.现象学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概述
4.1 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关联解读
4.1.1 场所现象学视角——认知关联
4.1.2 知觉现象学视角——感知关联
4.2 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目标
4.2.1 空间维度丰富多样
4.2.2 空间关系交织变化
4.2.3 空间体验内涵丰富
4.3 本章小结
5.场所营造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5.1 领域认知中心化
5.1.1 空间尺度的人性化处理
5.1.2 空间层次的多重性暗示
5.2 界面认知模糊化
5.2.1 与建筑外部的界面模糊性处理
5.2.2 与建筑内部的界面模糊性处理
5.3 节点认知丰富化
5.3.1 客观物体的引导
5.3.2 主观感知的引导
5.3.3 节点多元共存性
5.4 路径认知多样化
5.4.1 非线性路径
5.4.2 线性路径
5.4.3 复合路径
5.5 本章小结
6 知觉体验下的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6.1 视觉感知体验
6.1.1 透视体验的多样感知
6.1.2 视差变化的连续感知
6.1.3 视域体验的对比感知
6.2 材料感知体验
6.2.1 材料的物质性表达
6.2.2 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6.2.3 材料的模糊性表达
6.3 自然感知体验
6.3.1 光影营造的多变性
6.3.2 自然要素的感知性
6.4 细部感知体验
6.4.1 细部尺度人性化
6.4.2 细部细节简约化
6.4.3 细部形态多样化
6.5 情景感知体验
6.5.1 空间情节的叙事编排
6.5.2 空间主题的先验感知
6.6 本章小结
7.现象学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交往空间设计应用——以猎人角图书馆为例
7.1 项目概况
7.2 设计应用
7.2.1 空间维度立体设计
7.2.2 空间关系交织设计
7.2.3 空间体验多样设计
7.3 设计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再解读——尺度过渡与关怀[J]. 庞月婷. 建筑与文化. 2017(08)
[2]丹麦黑钻——丹麦皇家图书馆新馆设计策略浅析[J]. 李达,王振军. 建筑与文化. 2016(07)
[3]海与光:三联海边图书馆的两面[J]. 青锋. 世界建筑. 2015(09)
[4]场所与现象学——主体性设计思维溯源与实验案例[J]. 刘晓平. 华中建筑. 2015(03)
[5]钟书阁[J]. 俞挺,李想. 建筑学报. 2014(03)
[6]猎人角社区图书馆 曼哈顿视野[J]. Steven Holl,Chris Mcvoy. 城市环境设计. 2013(06)
[7]公共图书馆功能再定位思考[J]. 郭欣萍.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02)
[8]现代图书馆的色彩规划设计[J]. 王蔚. 图书馆学刊. 2012(06)
[9]篱苑书屋,北京,中国[J]. 李晓东. 世界建筑. 2011(11)
[10]图书馆建筑与空间的多样化趋势[J]. 唐玉恩. 建筑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设计研究[D]. 陆扬帆.南京大学 2017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博物馆体验式内部空间研究[D]. 刘雅仪.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信息时代图书馆设计研究[D]. 周骁.东南大学 2016
[4]现象学视角下建筑斜地面空间设计研究[D]. 左苗.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博览建筑空间体验研究[D]. 潘晓蕾.山东大学 2015
[6]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场所设计研究[D]. 黄河.郑州大学 2014
[7]图书馆共享空间设计研究[D]. 张昊.合肥工业大学 2013
[8]信息化背景下未来图书馆建筑设计趋势探究[D]. 陈小可.天津大学 2012
[9]当代大型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演变[D]. 应超.南京大学 2012
[10]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D]. 聂莉.华南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28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