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黄三角”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6 19:10
县(区)作为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单元,已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以"黄三角"地区的东营市利津县为例,首先梳理了新时代下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目标,在分析了利津县城乡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城镇职能不强、经济产业薄弱、土地供需失衡等3大客观现实问题后,提出以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职能、以村点重组集并完善乡村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增进空间联系、以"三区三线"统筹城乡空间管制的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机制。同时,对利津县城乡空间提出分层次组织优化模式,分别为功能区主导的县域片区集聚化发展、特色产业引导的"镇区+园区"组合式城镇空间布局与中心社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3大优化模式。本文研究通过调研现场、处理地理信息数据与文献资料阅读等多途径开展,可为未来平原地区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与理论研究思路。
【文章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2?),导致"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水平虽位??于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区的中间层,但??与同级经济区发展相比仍存较大差距(图??3)
新时代"黄三角”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丨黄亚平赵天如??苒他城区路网??!?9??充电站??n头??火车站??黄河大*??汽车站??-??过两》#??墨讓主裏道路??县觼其他道路??图12利津县道路交通系统优化图??资料来源:根据《利津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编制项目组资料改绘。??乡空间眹系过程中如何构建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利津县在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的过程中应深??化新时代下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结含现状肌理与??各镇村发展规划,通过强化县域南北交通、优化东??西交通提升县域交通网络一体化水平,从而有助于??利津县打破省道310单一轴线发展模式,打造方格??网式全域交通网络格局(图12?),并且结含县域主??要道路规划工业园区、铁路仓储物流园等,形成"两??园四区",打造规模化、组织化的产业集中生产基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引导县域内农村居??民点向县域主要道路集并,强化对外联系,促进城??乡空间联系。??2.4以“三区三线”统筹城乡空间管制??新时代城乡空间组织优化应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强调城乡空间节约集约发展,加大城乡空??间管制力度,保证城乡空间发展生态化,守住绿水??青山。基于我国总规改革力促"多规含一",推动全??国空间规划体系创新,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与效??率。强化各部门协作的发展背景,通过"三区(城??镇、农业及生态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县域空间性质、可??开发范围与发展控制要求等(图13?),实现刚弹结含、??差异化的城乡空间管理与管控,从而统筹全域城
新时代"黄三角”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一一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I黄亚平赵天如??HT:中心社区?-^―海岸线(利津海新区)??国道及高速公路?皂界??铁路??图16规划打造35个中心社区示意图??区域内部工业园区发展存在潜在的恶性??竞争关系,难以有机协调、同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城难哺农、农??难馈城"的尴尬局面,城乡脱轨发展局??面难以得到突破。因此,利津县各城镇??生活服务、产业、居住等功能布局虽基??本完整,但质量低、集聚能力不足,缺??乏对固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由此,分析各镇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秉持彰显比较优势、挖掘特色产业等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小城镇,形成以特色产??业为引导的"镇区+园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例如,利津县明集乡现状城??镇空间沿利沾路展开,形成典型的线性??空间布局模式,但其建设规模孝质量??低,对四固农村居民点集聚力不足。由??此,在充分分析明集乡区位条件与相关??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优化路网??格局,建设利津中小企业创业园与鲁北??铁路物流园,专注推进铁路物流、仓储??服务、生态菌类及碳素新材料产业,使??镇区与园区联动发展(图15?),从而打造??利津县境内"工贸物流,商贸小镇",凸??显明集乡区位、交通及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对接县城,将之发展成为县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强化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力与吸引力,积极承接居1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此,通过挖掘各镇特??色产业,科学化建设特色小城镇,实现??城镇间差异化发展,促进利津县实现全??域分工协作。??3.3基于农村社区的中心社区发展模式??新时代城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 苏昕,段升森,张淑敏. 东岳论丛. 2014(10)
[2]中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以麻城市为例[J]. 林小如,黄亚平,李海东. 城市问题. 2014(02)
[3]生态功能区划视角下的西北地区城乡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海东重点地带为例[J]. 张沛,杨欢,孙海军.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7)
[4]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J]. 席广亮,甄峰,翟青,王波.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6)
[5]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 姜爱林. 现代城市研究. 2001(05)
硕士论文
[1]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 张春花.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4182
【文章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2?),导致"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水平虽位??于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区的中间层,但??与同级经济区发展相比仍存较大差距(图??3)
新时代"黄三角”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丨黄亚平赵天如??苒他城区路网??!?9??充电站??n头??火车站??黄河大*??汽车站??-??过两》#??墨讓主裏道路??县觼其他道路??图12利津县道路交通系统优化图??资料来源:根据《利津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编制项目组资料改绘。??乡空间眹系过程中如何构建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利津县在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的过程中应深??化新时代下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结含现状肌理与??各镇村发展规划,通过强化县域南北交通、优化东??西交通提升县域交通网络一体化水平,从而有助于??利津县打破省道310单一轴线发展模式,打造方格??网式全域交通网络格局(图12?),并且结含县域主??要道路规划工业园区、铁路仓储物流园等,形成"两??园四区",打造规模化、组织化的产业集中生产基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引导县域内农村居??民点向县域主要道路集并,强化对外联系,促进城??乡空间联系。??2.4以“三区三线”统筹城乡空间管制??新时代城乡空间组织优化应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强调城乡空间节约集约发展,加大城乡空??间管制力度,保证城乡空间发展生态化,守住绿水??青山。基于我国总规改革力促"多规含一",推动全??国空间规划体系创新,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与效??率。强化各部门协作的发展背景,通过"三区(城??镇、农业及生态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县域空间性质、可??开发范围与发展控制要求等(图13?),实现刚弹结含、??差异化的城乡空间管理与管控,从而统筹全域城
新时代"黄三角”县域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一一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I黄亚平赵天如??HT:中心社区?-^―海岸线(利津海新区)??国道及高速公路?皂界??铁路??图16规划打造35个中心社区示意图??区域内部工业园区发展存在潜在的恶性??竞争关系,难以有机协调、同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城难哺农、农??难馈城"的尴尬局面,城乡脱轨发展局??面难以得到突破。因此,利津县各城镇??生活服务、产业、居住等功能布局虽基??本完整,但质量低、集聚能力不足,缺??乏对固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由此,分析各镇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秉持彰显比较优势、挖掘特色产业等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小城镇,形成以特色产??业为引导的"镇区+园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例如,利津县明集乡现状城??镇空间沿利沾路展开,形成典型的线性??空间布局模式,但其建设规模孝质量??低,对四固农村居民点集聚力不足。由??此,在充分分析明集乡区位条件与相关??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优化路网??格局,建设利津中小企业创业园与鲁北??铁路物流园,专注推进铁路物流、仓储??服务、生态菌类及碳素新材料产业,使??镇区与园区联动发展(图15?),从而打造??利津县境内"工贸物流,商贸小镇",凸??显明集乡区位、交通及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对接县城,将之发展成为县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强化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力与吸引力,积极承接居1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此,通过挖掘各镇特??色产业,科学化建设特色小城镇,实现??城镇间差异化发展,促进利津县实现全??域分工协作。??3.3基于农村社区的中心社区发展模式??新时代城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 苏昕,段升森,张淑敏. 东岳论丛. 2014(10)
[2]中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以麻城市为例[J]. 林小如,黄亚平,李海东. 城市问题. 2014(02)
[3]生态功能区划视角下的西北地区城乡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海东重点地带为例[J]. 张沛,杨欢,孙海军.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7)
[4]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J]. 席广亮,甄峰,翟青,王波.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6)
[5]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 姜爱林. 现代城市研究. 2001(05)
硕士论文
[1]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 张春花.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4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0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