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数据源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以北京明长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31 06:20
长城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通过三维重建方法为长城实现数字化信息留存,是当前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明长城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倾斜摄影测量手段获取得到的专业测绘成果,结合北京明长城特点,分别通过3种建模策略为其实现三维重建。由此形成的多样化三维模型数字产品,横跨多级精度,可以更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北京明长城实际信息,为长城的文化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并为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在山区大型工程中的生产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
【文章来源】:测绘通报. 2020,(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
研究区内机载LiDAR点云数据截取于2015年全北京市机载点云数据,数据采用国产运-12型飞机,配合ALS70型激光雷达采集设备实现获取。北京市山区共计飞行15架次,旁向重叠度大于30%,航向重叠度60%~63%。数据采用WGS-84坐标系,投影采用通用横墨卡托格网系统(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rtor Grid System,UTM),最终研究区内点云数据密度约15个点/平方米。详情如图2所示。1.2.2 无人机倾斜影像数据
无人机航摄系统主要由飞行平台、航摄仪、地面站系统、配套作业软件4部分组成。本次采用CW-1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配合JR503型航空多视角全景摄影仪实现倾斜影像数据获取。航线总数3条,旁向重叠度约70%,航向重叠度80%,最终获得9655张倾斜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05 m。详情如图3所示。2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倾斜摄影测量和几何造型方法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J]. 潘九宝,王玮,黄明伟,孙长奎. 测绘通报. 2020(06)
[2]实景三维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 李鹏鹏,孙雅庚. 测绘通报. 2019(S1)
[3]云南高速公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模型建立方法改进及精度提高[J]. 陈志华,张俊贤,张克铭,史华林. 测绘通报. 2019(S1)
[4]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J]. 徐凌玉,张玉坤,李严.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5]明长城的建构信息数据获取、分析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以北京延庆石峡长城为例[J]. 王兵,汤羽扬,Maurizio De Vita. 中国文化遗产. 2017(04)
[6]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基础信息采集与虚拟拼接研究[J]. 朴文子,高明,马羽杨. 建筑史. 2016(02)
[7]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兼论陕北明长城保护中的“修旧如旧”[J]. 吴铮争,赵荣. 城市问题. 2014(02)
[8]再现建筑遗产 数字复原圆明园[J]. 尚晋. 中国文化遗产. 2013(03)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修复的文化遗产廊道构建探索[D]. 王亚迪.北京林业大学 2019
[2]北京延庆地区明长城城堡的保护与利用[D]. 王珊珊.北京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12943
【文章来源】:测绘通报. 2020,(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
研究区内机载LiDAR点云数据截取于2015年全北京市机载点云数据,数据采用国产运-12型飞机,配合ALS70型激光雷达采集设备实现获取。北京市山区共计飞行15架次,旁向重叠度大于30%,航向重叠度60%~63%。数据采用WGS-84坐标系,投影采用通用横墨卡托格网系统(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rtor Grid System,UTM),最终研究区内点云数据密度约15个点/平方米。详情如图2所示。1.2.2 无人机倾斜影像数据
无人机航摄系统主要由飞行平台、航摄仪、地面站系统、配套作业软件4部分组成。本次采用CW-1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配合JR503型航空多视角全景摄影仪实现倾斜影像数据获取。航线总数3条,旁向重叠度约70%,航向重叠度80%,最终获得9655张倾斜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05 m。详情如图3所示。2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倾斜摄影测量和几何造型方法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J]. 潘九宝,王玮,黄明伟,孙长奎. 测绘通报. 2020(06)
[2]实景三维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 李鹏鹏,孙雅庚. 测绘通报. 2019(S1)
[3]云南高速公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模型建立方法改进及精度提高[J]. 陈志华,张俊贤,张克铭,史华林. 测绘通报. 2019(S1)
[4]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J]. 徐凌玉,张玉坤,李严.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5]明长城的建构信息数据获取、分析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以北京延庆石峡长城为例[J]. 王兵,汤羽扬,Maurizio De Vita. 中国文化遗产. 2017(04)
[6]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基础信息采集与虚拟拼接研究[J]. 朴文子,高明,马羽杨. 建筑史. 2016(02)
[7]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兼论陕北明长城保护中的“修旧如旧”[J]. 吴铮争,赵荣. 城市问题. 2014(02)
[8]再现建筑遗产 数字复原圆明园[J]. 尚晋. 中国文化遗产. 2013(03)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修复的文化遗产廊道构建探索[D]. 王亚迪.北京林业大学 2019
[2]北京延庆地区明长城城堡的保护与利用[D]. 王珊珊.北京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12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1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