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RGV的环形横移式循环电梯创新设计

发布时间:2021-08-12 14:4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且建筑的跨度不断增大。传统电梯只能实现垂直运输,无法满足大跨度建筑内水平方向的高效运行要求,乘客在离开电梯后仍需步行前往目的地。为了提高建筑内人员的水平移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RGV(rail guided vehicle,有轨制导车辆)的环形横移式循环电梯创新设计方案。运用TRIZ(Teorija Rezhenija Inzhenernyh Zadach,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中的因果分析、技术矛盾创新原理和物理矛盾分离方法等工具,对电梯轿厢结构、井道布置和驱动方式等进行创新设计,实现电梯在垂直方向的循环运行及在水平方向的环形运行。为了实现基于RGV的环形横移式循环电梯的高效、安全运行,基于交叉控制策略提出了电梯轿厢的调度策略。基于RGV的环形横移式循环电梯摆脱了传统电梯垂直井道和曳引系统的束缚,能够同时完成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运输任务,解决了环形建筑内乘客水平移动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环形建筑内乘客的整体移动效率。 

【文章来源】:工程设计学报. 2020,2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RGV的环形横移式循环电梯创新设计


光启科学中心

软件园,齐鲁,济南市,电梯


图1 光启科学中心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内人员、货物的运输问题[3]。传统电梯只能在电梯井道内实现垂直运输,仅能通过提高电梯运行速度、增加电梯数量及加大电梯轿厢负载来缓解大客流运输压力,但不能实现水平方向的运行,难以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运输需求[4]。

流程图,问题,流程,因果分析


基于TRIZ的发明问题求解流程如图3所示。本文将选用TRIZ中的因果分析、技术矛盾创新原理和物理矛盾分离方法来解决环形建筑内人员移动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因果分析对工程问题进行识别,确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使用技术矛盾创新原理和物理矛盾分离方法进行求解并生成解决方案,并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进行可靠性验证。2 基于TRIZ的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升降横移式电梯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 陈继文,李鑫,杨红娟,陈清朋.  现代制造工程. 2019(02)
[2]有轨制导车辆(RGV小车)的设计[J]. 朱涛,刘辉,李严,闵广东.  衡器. 2018(10)
[3]光启科学中心环形建筑模板加固技术[J]. 武俊,刘曦,郭利伟,郭振华.  施工技术. 2018(S1)
[4]TRIZ理论在机电产品工艺创新中的应用[J]. 曹德君,张云,吕军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6)
[5]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的分析与确定——基于TOC消云图[J]. 梁洪力,王海燕.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3)
[6]直线电动机直驱多轿厢循环电梯研究及设计进展[J]. 许宝玉,贾言言,王坤龙,李孝坤.  矿山机械. 2018(01)
[7]基于混合算法的环形轨道RGV系统调度优化研究[J]. 江唯,何非,童一飞,李东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6(22)
[8]基于客流分析的电梯群控仿真系统研究[J]. 赵伟,王志磊,李晓理,王尚君.  控制工程. 2015(05)
[9]TRIZ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彭慧娟,成思源,李苏洋,向孟群.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10)
[10]基于TRIZ理论和功能分析的产品创新设计[J]. 卢希美,张付英,张青青.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12)

博士论文
[1]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王利.浙江大学 2012
[2]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 仇成.南京理工大学 2008
[3]电梯用直线感应电机的优化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 贾宏新.浙江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圆在建筑平面中的应用解析[D]. 刘亚楠.南京工业大学 2018
[2]多轿厢群控电梯交通模式识别与调度[D]. 赵悦.沈阳建筑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38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38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