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造视角下兰州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1:15
本文关键词:文化营造视角下兰州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背景下,蕴含丰富文化资源的古镇古村受到各方关注。通过近几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获批数量直线上升的状况可以看出,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古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古镇保护更新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古镇改造更新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利益为优先的过渡商业开发行为,往往导致文化灭亡。但还有一种更为隐秘的文化破坏行为,同样造成古镇文化特征弱化甚至消亡,那就是只以物质遗存作为古镇保护核心内容,忽略了古镇文化特征与风土民俗。这看似摆脱”千镇一面”的尴尬境遇,却又造就了”千镇千面神相似”的尴尬状况。物质文化遗存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物质文化遗存展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既展现于街巷院落中,也展现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民风民俗中的文化与物质遗存中展现的文化一样重要,而我们在古镇保护更新中忘记了保护的真正目的。因此,本文以文化营造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古镇的保护更新开发,以强化古镇文化特征以及塑造文化活力为目标,建造活态文化体验区,为文化的延续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历史文化名镇——青城古镇为实际案例,用文化营造的视角重新审视古镇保护更新改造。青城是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优厚的古镇,拥有优质的自然景观、较好的历史风貌以及生动的风土民俗。其文化特征鲜明,以黄河文化、水烟文化、耕读文化最为著名。以这座因黄河而生而荣的古镇为例,通过深层挖掘青城基础资料,从自然、人文、经济、历史等各个层面分析总结文化特征,准确定位文化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文化营造手法强化古镇文化特征,营造优质的文化环境。通过分析总结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对古镇的文化经营提出相关策略建议。本文结构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历史名村名镇文化保护概况进行综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理论研究,阐述文化营造的含义,文化营造的内容与文化营造方法;分析古镇保护更新的定义、内容与方法;结合两者的定义、设计要素与方法,重新梳理出文化营造视角下古镇保护更新研究结构,探寻其营造方法;对文化营造在古镇保护更新中的意义与影响做进一步说明。第三章古镇文化营造案例分析,通过对北京前门大栅栏、南宋御街等改造案例分析,总结文化营造经验,论证第二章文化营造方法;根据其它典型改造案例分析总结古镇文化营造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文化营造视角下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改造策略研究,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章节,以文化营造的内容与方式重新审视青城古镇保护更新方案,最终提出改造策略。首先对青城古镇进行文化定位,通过古镇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资源、行政区划、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旅游发展状况、古镇景观、文化风貌、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对青城古镇深入剖析,总结古镇文化特征,最终为古镇进行精确的文化定位;通过对古镇的道路空间、边界空间、区域空间、节点空间、标志物等各方策略分析,强化古镇文化特征;通过对古镇的物质及非物质环境要素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得出古镇文化环境营造策略;最后结合青城古镇旅游开发策略与上述策略分析,提出对青城古镇文化的经营管理建议。最终章文化营造视角下古镇发展展望,全文以甘肃省榆中县青城古镇为案例,用文化营造的视角从规划、设计、管理等各层面论证如何让古镇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希望研究成果能外延至整个古镇保护更新规划设计,引发对古镇保护更新真正涵意的反思。
【关键词】:文化营造 古镇保护与更新 文化定位 文化环境 文化管理与经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概况14-15
- 1.3.1 国外研究概况14
- 1.3.2 国内研究概况14-15
- 1.4 研究方法15
- 1.5 研究框架15-16
- 2.相关概念理论研究16-21
- 2.1 文化营造的理论解析16-17
- 2.1.1 文化营造的相关概念16
- 2.1.2 文化营造的要素16
- 2.1.3 文化营造的方法16-17
- 2.2 古镇保护更新概述17-18
- 2.2.1 古镇保护更新概念17
- 2.2.2 古镇保护更新内容17
- 2.2.3 古镇保护更新方法17-18
- 2.3 文化营造与古镇保护更新的关系18-19
- 2.3.1 文化营造对古镇保护更新的影响18
- 2.3.2 古镇保护更新中文化营造的意义18-19
- 2.4 文化营造视角下的古镇更新改造要素及方法19-21
- 2.4.1 文化定位19
- 2.4.2 强化文化特征19
- 2.4.3 打造优质文化环境19-20
- 2.4.4 文化经营与管理20-21
- 3.古镇文化营造案例分析21-28
- 3.1 北京前门大栅栏改造21-23
- 3.2 杭州南宋御街改造项目23-26
- 3.3 古镇文化营造案例中展现的问题26-28
- 4.文化营造视角下青城古镇保护更新改造策略研究28-66
- 4.1 青城古镇文化定位28-38
- 4.1.1 区位条件28-30
- 4.1.2 自然条件30
- 4.1.3 历史资源30
- 4.1.4 行政区划30-31
- 4.1.5 人口状况31-32
- 4.1.6 经济状况32-33
- 4.1.7 旅游发展状况33
- 4.1.8 古镇景观33-34
- 4.1.9 文化风貌34-35
- 4.1.10 民俗风情35-36
- 4.1.11 小结36-38
- 4.2 强化青城古镇文化特征38-48
- 4.2.1 古镇道路空间改造策略38-41
- 4.2.2 古镇边界改造策略41-44
- 4.2.3 古镇区域改造策略44-45
- 4.2.4 古镇节点改造策略45-46
- 4.2.5 古镇标志物改造策略46-48
- 4.3 青城古镇文化环境营造48-60
- 4.3.1 古镇物质文化环境改造策略48-57
- 4.3.2 古镇非物质文化环境改造策略57-60
- 4.4 青城古镇文化经营与管理60-66
- 4.4.1 青城古镇文化发展战略60-61
- 4.4.2 青城古镇文化经营管理模式61-66
- 5.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A 相关图表目录70-72
- 附录B 榆中县青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72-78
- 附录C 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情况问卷调查78-7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9-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艳萍;基于原住民权益的沙溪古镇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蒲茂林;阿勒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路生;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袁倩;基于广州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营造视角下兰州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