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掺量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5:44
以青岛欢乐滨海城项目的栅栏板构件所用C40F350混凝土为例,研究了青岛本地机制砂替代部分或全部河砂后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毛细吸水及盐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砂和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比河砂混凝土略低;混合砂(河砂∶机制砂)比例为4∶6时,由于级配不连续,毛细吸水量较高;机制砂替代量对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不大;4组混凝土抗盐冻等级均大于400次,预测其安全受用寿命大于96年,满足栅栏板设计使用寿命年限。
【文章来源】:混凝土.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配合比同一冻融循环次数,盐冻造成的试件质量损失都明显大于冻融介质为淡水的。对于冻融循环达到400次时,4种配合比盐冻试件的质量损失大约是淡水中冻融试件质量损失的1.8~2.9倍。主要是由于冻融介质为3.5%氯化钠溶液时,混凝土表面饱水性明显高于淡水中的,混凝土受冻时会产生更高的结冰压力[8]。因此造成混凝土表面掉皮严重,有些位置已达3 mm左右,如图4所示。但从表4中看出,盐冻并没有使混凝土相对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淡水中冻融的试件。由于氯化钠的存在,降低了溶液的冰点。这对冻融来说是有利的一面,盐冻会带来正负两种效应。这两种效应会随着混凝土部位不同而不同[9]。氯盐对表层以内的混凝土饱和度影响较小,这时盐冻的正效应反而会起一定作用,因此一些盐冻中的混凝土试件相对弹性模量反而大于淡水中冻融混凝土试件。4组混凝土中,400次冻融循环后配合比B的混凝土试件相对弹性模量下降较大,主要是由于B中的混合砂不是连续级配,导致密实度不如其他配合比。图3 质量损失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曲线
质量损失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试验研究[J]. 王黎怡,许利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4(04)
[2]混合砂对C60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 柴瑞,黎鹏平,熊建波,王胜年. 中国港湾建设. 2013(05)
[3]机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 蒋正武,黄青云,肖鑫,梅世龙,管桂平. 混凝土世界. 2013(01)
[4]恶劣环境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J]. 陈正发,刘桂凤,秦彦龙,徐建民.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3)
[5]引气混凝土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研究[J]. 杨钱荣,郭保林,杨全兵. 公路. 2009(09)
[6]冻融循环条件下氯化钠浓度对混凝土内部饱水度的影响[J]. 杨全兵. 硅酸盐学报. 2007(01)
[7]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砂浆性能的影响[J]. 蒋正武,孙振平,梅世龙,杨志刚.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6(05)
[8]人工砂与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 徐健,蔡基伟,王稷良,周明凯. 国外建材科技. 2004(03)
[9]混凝土的除冰盐剥落性能与机理研究[J]. 慕儒,缪昌文,刘加平,孙伟. 江苏建材. 2001(03)
[10]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J]. 李金玉,彭小平,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 混凝土. 2000(12)
本文编号:3378430
【文章来源】:混凝土.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配合比同一冻融循环次数,盐冻造成的试件质量损失都明显大于冻融介质为淡水的。对于冻融循环达到400次时,4种配合比盐冻试件的质量损失大约是淡水中冻融试件质量损失的1.8~2.9倍。主要是由于冻融介质为3.5%氯化钠溶液时,混凝土表面饱水性明显高于淡水中的,混凝土受冻时会产生更高的结冰压力[8]。因此造成混凝土表面掉皮严重,有些位置已达3 mm左右,如图4所示。但从表4中看出,盐冻并没有使混凝土相对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淡水中冻融的试件。由于氯化钠的存在,降低了溶液的冰点。这对冻融来说是有利的一面,盐冻会带来正负两种效应。这两种效应会随着混凝土部位不同而不同[9]。氯盐对表层以内的混凝土饱和度影响较小,这时盐冻的正效应反而会起一定作用,因此一些盐冻中的混凝土试件相对弹性模量反而大于淡水中冻融混凝土试件。4组混凝土中,400次冻融循环后配合比B的混凝土试件相对弹性模量下降较大,主要是由于B中的混合砂不是连续级配,导致密实度不如其他配合比。图3 质量损失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曲线
质量损失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试验研究[J]. 王黎怡,许利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4(04)
[2]混合砂对C60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 柴瑞,黎鹏平,熊建波,王胜年. 中国港湾建设. 2013(05)
[3]机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 蒋正武,黄青云,肖鑫,梅世龙,管桂平. 混凝土世界. 2013(01)
[4]恶劣环境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J]. 陈正发,刘桂凤,秦彦龙,徐建民.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3)
[5]引气混凝土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研究[J]. 杨钱荣,郭保林,杨全兵. 公路. 2009(09)
[6]冻融循环条件下氯化钠浓度对混凝土内部饱水度的影响[J]. 杨全兵. 硅酸盐学报. 2007(01)
[7]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砂浆性能的影响[J]. 蒋正武,孙振平,梅世龙,杨志刚.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6(05)
[8]人工砂与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 徐健,蔡基伟,王稷良,周明凯. 国外建材科技. 2004(03)
[9]混凝土的除冰盐剥落性能与机理研究[J]. 慕儒,缪昌文,刘加平,孙伟. 江苏建材. 2001(03)
[10]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J]. 李金玉,彭小平,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 混凝土. 2000(12)
本文编号:3378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7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