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抗震救灾背景的灾时据点医院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9:49
  随着全球进入新一轮的灾害活跃期,世界各地重大灾害频繁造访。加之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生态平衡被破坏,全球气候持续变化,灾难性的巨变正在不知不觉发生。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面对巨灾,各方面遭受的损失也更加严重,灾害创伤的范围也更大,地震灾害更是其中佼佼。面对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作为灾害救援重要力量的各类医疗机构在实际救灾过程中并不能做到完全保证医疗能力的有效发挥,常常出现因各种原因而医疗失能的情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医院灾时有效救援为设计目标,地震灾害为主要应对灾种,中大型床位规模二级、三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我国当前应急救援机制和医疗救援水平下,灾害据点医院的定位以及保证据点医院救灾有效性的设计方法。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了课题研究背景,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构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从现代医院自身建设和灾害医疗应急救援体制建设两点出发,阐述现代医院应灾现状,并整理国外国内典型大震医疗受灾救灾实况资料,总结出医院灾时失能表现和原因。第三章探讨医院震时救援要求,分析医院震时...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灾害背景
        1.1.2 医疗机构受灾背景
        1.1.3 现代救援医学的发展对医院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1.2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1.2.1. 应对灾种界定
        1.2.2. 医院研究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防灾规划研究
        1.3.2 综合医院功能性抗震救灾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1.3.3 相关法律规范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现代医院的抗震救灾现状
    2.1 现代医院的基本建设
        2.1.1 现代医院建筑的形制演变及规模设置
        2.1.2 医疗机构的分类分级与医疗网的构建
        2.1.3 现代医院的功能构成与组织联系
    2.2 灾害医疗应急救援体制
        2.2.1 国内外应急体制建设及预案编制
        2.2.2 医疗应急救援系统
    2.3 地震中医院受灾现状调查
        2.3.1 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后医疗机构受损及医疗活动调查
        2.3.2 5.12 汶川地震医疗机构受损及医疗活动调查
    2.4 现代医院的震灾失能表现及归因
        2.4.1. 现代医院灾时失能表现
        2.4.2. 现代医院灾时失能归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医院的震时救灾要求
    3.1 震时医院职能要求
        3.1.1. 灾区前线医院职能要求
        3.1.2. 近灾区后方医院职能要求
    3.2 震时医疗救治要求
        3.2.1. 地震伤害类型
        3.2.2. 地震伤害救援阶段性特点
        3.2.3. 震时医疗药品使用要求
    3.3 区域救灾医疗联动要求
        3.3.1. 地震伤员转移后送需求
        3.3.2. 区域多级医院支持需求
    3.4 医院建筑应灾要求
        3.5.1. 建筑结构要求
        3.5.2. 建筑应灾设计要求
    3.5 成功应灾医院案例研究——以 3.11 东日本大地震中石卷红十字医院为例
        3.5.1. 东日本大地震概况
        3.5.2. 石卷红十字医院概况
        3.5.3. 医院应灾情况及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灾害据点医院救灾有效性设计思路及策略
    4.1 设计目标及整体思路
        4.1.1 设计目标
        4.1.2 整体思路
    4.2 灾害据点医院的定位
        4.2.1 灾害据点医院职能定位
        4.2.2 灾时据点医院规模定位
    4.3 设计原则
        4.3.1 保证自救原则
        4.3.2 区域联动原则
        4.3.3 平灾结合原则
    4.4 灾害据点医院有效救灾设计策略
        4.4.1 区域救灾医疗网构建
        4.4.2 医院选址及场地规划
        4.4.3 医疗救护功能空间设计
        4.4.4 医院结构设计
        4.4.5 水电短时自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石卷市红十字医院案例相关图纸
    附录2 门诊科室诊位数计算相关数据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和日本灾害医疗救援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张亚丽,安丽娜,彭碧波,罗发菊.  中国应急救援. 2017(03)
[2]小汤山医院检验科抗震加固方案研究[J]. 刘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7(04)
[3]大型综合医院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J]. 杨茂林,吴琴琴.  消防界(电子版). 2017(03)
[4]应用粘滞阻尼器的高烈度区框-剪结构消能减震分析[J]. 郑维成,冯岩岩,朱想,张庆文.  防灾减灾学报. 2017(01)
[5]尼泊尔大地震马囊地区医院震害调查及重建建议[J]. 刘伟,张涛,刘义,刘登月.  陕西建筑. 2017(03)
[6]城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估[J]. 丁愫,陈报章.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2)
[7]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对策存在问题及建议初探[J]. 龚强,李永强,白仙富.  中国应急救援. 2017(01)
[8]抗震救灾野战医院药品使用分析[J]. 崔宁宁,王红梅,龙鹤,林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1)
[9]针对地震灾害的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及减灾策略[J]. 郭小东,李晓宁,王志涛.  工业建筑. 2016(06)
[10]日本应急救灾体系[J]. 闫恩辉,杨锐,张晋辉,龙海云.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1)

博士论文
[1]城市防灾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支持方法研究[D]. 窦凯丽.武汉大学 2014
[2]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D]. 费文君.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大型综合医院医疗功能空间面积指标研究[D]. 罗浩.北京建筑大学 2016
[2]针对地震灾害的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及设计策略研究[D]. 李晓宁.北京工业大学 2015
[3]医院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D]. 常征.中国矿业大学 2015
[4]城市承灾体地震风险评估及损失研究[D]. 王静.大连理工大学 2014
[5]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其抗震能力研究[D]. 翁健.重庆大学 2009
[6]医院功能性实用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D]. 王晓琳.北京工业大学 2005
[7]城市避震疏散和救助医疗机构规划问题的研究[D]. 曹国强.河北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8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78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3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