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转轮耦合除湿及空气净化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3 16: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空气调节系统往室内输送的空气品质方面,不仅要求空气调节系统往室内输送的空气要有合适的温湿度,而且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要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态的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传统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是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空气中颗粒态的污染物,对分子状态的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比较差。除湿转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除湿领域,已有大量关于转轮除湿效率的实验研究,相关的数学模型建立也已经比较成熟。转轮所采用的固体干燥剂不仅能吸附水蒸气还对一些分子状态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但目前关于转轮空气净化效率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定量的实验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为了测试转轮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性能,本文构建了转轮除湿及空气净化能力测试实验台,通过实验测试同时研究除湿转轮对水蒸气和室内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一些关键运行参数的影响,为研发集除湿和空气净化器功能为一体的家用小型转轮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主要探究再生温度、处理风量、再生风量、空气含湿量和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除湿转轮机除湿效率和空气净化效率的影响,通过长达一年的...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湿转轮装置原理示意图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2.1 实验设备整套实验装置放置于一间通风性较差的实验室中,如图2-1所示,而且由于实验室内经常进行化学实验,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较高。转轮系统有两个风道,处理风完全来源于室内空气,处理风出口通往室内,再生风完全来源于室外空气,再生风出口通往室外。图 2-1 实验室室内整体实物图Fig.2-1 Laboratory indoor overall physical image转轮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蜂窝状的转轮,蜂窝的形状极大的增加了吸附剂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除湿转轮机含有处理风道和再生风道两个相互运动密封的风道,室内空气在处理风道中穿过转轮的处理区域时,水分、污染物等物质被转轮
参数 单位 数值密度 g/m32.1 至 2.3温度范围 ℃ -180 至 250硬度 Kg/mm25.20 至 6.24传热系数 W/m2·k 0.40 至 0.44摩擦系数 / 0.16 至 0.21压力强度 Mpa 25 至 35拉力强度 Mpa 18 至 24延展系数 1×10-5/k 11.75.1.3 除湿转轮装置动力传动部件的设计文所使用的除湿转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转轮是需要转动的,而且在2转/分不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及来源解析[J]. 张桂芹,姜德超,李曼,魏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S2)
[2]转轮除湿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杨长明,李平. 浙江建筑. 2012(06)
[3]吸附材料净化室内VOC性能评价研究[J]. 徐秋健,李欣笑,莫金汉,张寅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2)
[4]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国家标准GB50325-2001修正建议[J]. 胡红波. 住宅产业. 2008(Z1)
[5]全热交换器效率的权重系数分析方法[J]. 刘俊杰,王斌. 天津大学学报. 2007(08)
[6]除湿器研究进展[J]. 朱冬生,剧霏,李鑫,汪南,刘超. 暖通空调. 2007(04)
[7]干燥剂转轮除湿性能实验研究[J]. 贾春霞,吴静怡,代彦军. 化学工程. 2006(06)
[8]转轮除湿器的数学模型及性能研究[J]. 郝红,张于峰,卢建津,庞岩. 暖通空调. 2005(12)
[9]氯化锂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模型[J]. 秦朝葵,徐吉浣. 暖通空调. 2004(11)
[10]太阳能干燥剂复合式空调试验装置[J]. 陈君燕,薛殿华,李曾豫,楼虹,张利民,窦春鹏. 太阳能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硅胶基复合干燥剂强化除湿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贾春霞.上海交通大学 2006
[2]开式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 丁静.华南理工大学 1996
硕士论文
[1]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湿度控制方法研究[D]. 易辉.湖南工业大学 2016
[2]固体干燥剂转轮除湿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马丽君.天津商业大学 2011
[3]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研究[D]. 王高飞.广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1476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湿转轮装置原理示意图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2.1 实验设备整套实验装置放置于一间通风性较差的实验室中,如图2-1所示,而且由于实验室内经常进行化学实验,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较高。转轮系统有两个风道,处理风完全来源于室内空气,处理风出口通往室内,再生风完全来源于室外空气,再生风出口通往室外。图 2-1 实验室室内整体实物图Fig.2-1 Laboratory indoor overall physical image转轮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蜂窝状的转轮,蜂窝的形状极大的增加了吸附剂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除湿转轮机含有处理风道和再生风道两个相互运动密封的风道,室内空气在处理风道中穿过转轮的处理区域时,水分、污染物等物质被转轮
参数 单位 数值密度 g/m32.1 至 2.3温度范围 ℃ -180 至 250硬度 Kg/mm25.20 至 6.24传热系数 W/m2·k 0.40 至 0.44摩擦系数 / 0.16 至 0.21压力强度 Mpa 25 至 35拉力强度 Mpa 18 至 24延展系数 1×10-5/k 11.75.1.3 除湿转轮装置动力传动部件的设计文所使用的除湿转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转轮是需要转动的,而且在2转/分不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及来源解析[J]. 张桂芹,姜德超,李曼,魏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S2)
[2]转轮除湿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杨长明,李平. 浙江建筑. 2012(06)
[3]吸附材料净化室内VOC性能评价研究[J]. 徐秋健,李欣笑,莫金汉,张寅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2)
[4]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国家标准GB50325-2001修正建议[J]. 胡红波. 住宅产业. 2008(Z1)
[5]全热交换器效率的权重系数分析方法[J]. 刘俊杰,王斌. 天津大学学报. 2007(08)
[6]除湿器研究进展[J]. 朱冬生,剧霏,李鑫,汪南,刘超. 暖通空调. 2007(04)
[7]干燥剂转轮除湿性能实验研究[J]. 贾春霞,吴静怡,代彦军. 化学工程. 2006(06)
[8]转轮除湿器的数学模型及性能研究[J]. 郝红,张于峰,卢建津,庞岩. 暖通空调. 2005(12)
[9]氯化锂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模型[J]. 秦朝葵,徐吉浣. 暖通空调. 2004(11)
[10]太阳能干燥剂复合式空调试验装置[J]. 陈君燕,薛殿华,李曾豫,楼虹,张利民,窦春鹏. 太阳能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硅胶基复合干燥剂强化除湿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贾春霞.上海交通大学 2006
[2]开式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 丁静.华南理工大学 1996
硕士论文
[1]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湿度控制方法研究[D]. 易辉.湖南工业大学 2016
[2]固体干燥剂转轮除湿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马丽君.天津商业大学 2011
[3]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研究[D]. 王高飞.广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1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8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