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砌体填充墙框架弹性抗侧刚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3 22:31
对于带砌体填充墙框架,当填充墙与框架紧密接触时,填充墙将会提高纯框架的侧向刚度,可能改变结构的平面及竖向侧向刚度分布,影响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为研究带填充墙框架在弹性阶段抗侧刚度的合理计算方法,整理了以等效斜压杆模型为主的国内外相关计算公式,并结合近年来带填充墙的框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带填充墙的RC框架中,直接考虑填充墙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得到的弹性阶段抗侧刚度计算值为实测值的1.94~8.05倍;在等效斜压杆模型中,斜压杆的宽度对抗侧刚度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斜压杆宽度的取值应考虑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相对刚度的影响,其中MSJC提出的斜压杆宽度计算公式较为合理。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2020,41(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文献[6]中填充墙模型
此外,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等效斜压杆模型计算带填充墙框架的弹性抗侧刚度。等效斜压杆模型由Polyajcov[8]提出,此模型将填充墙看作一个与框架相连的只承受压力的斜压杆(图2)。其中,斜压杆长度d取框架对角线长度,厚度t和弹性模量Ew与填充墙体相同。因此,模型中关键参数是斜压杆宽度w的取值。当确定w后,可以根据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带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弹性抗侧刚度。
由于等效斜压杆模型计算方法中仅压杆宽度取值不同,因此,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通过输入单个试验中框架和填充墙的尺寸、弹性模量以及砌块种类,经过不同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抗侧刚度计算值,然后将计算值除以实测值可以得到抗侧刚度计算值的相对值,并使用Origin软件绘图,结果见表5、6和图4、5所示。3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尺砌体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林超,郭子雄,黄群贤,叶勇,柴振岭,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9)
[2]框填结构等效斜压杆的模型改进及其数值模拟[J]. 朱震宇,李向民,蒋利学,王春江,高润东,许清风. 力学季刊. 2015(01)
[3]填充墙框架结构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探讨[J]. 皮淑萍,唐兴荣.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4]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黄群贤,郭子雄,朱雁茹,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2012(02)
[5]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J]. 林旭川,潘鹏,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 土木工程学报. 2009(05)
[6]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叶列平,陆新征. 建筑结构学报. 2008(04)
[7]轻质填充墙异型柱框架弹性阶段地震作用计算[J]. 曹万林,庞国新,李云霄,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7(03)
[8]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 关国雄,夏敬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01)
[9]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刚度及其应用[J]. 童岳生,钱国芳,梁兴文,郭滨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04)
[10]砖墙填充框架在单向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J]. 吴绮芸,田家骅,徐显毅. 建筑结构学报. 1980(04)
本文编号:3381989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2020,41(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文献[6]中填充墙模型
此外,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等效斜压杆模型计算带填充墙框架的弹性抗侧刚度。等效斜压杆模型由Polyajcov[8]提出,此模型将填充墙看作一个与框架相连的只承受压力的斜压杆(图2)。其中,斜压杆长度d取框架对角线长度,厚度t和弹性模量Ew与填充墙体相同。因此,模型中关键参数是斜压杆宽度w的取值。当确定w后,可以根据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带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弹性抗侧刚度。
由于等效斜压杆模型计算方法中仅压杆宽度取值不同,因此,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通过输入单个试验中框架和填充墙的尺寸、弹性模量以及砌块种类,经过不同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抗侧刚度计算值,然后将计算值除以实测值可以得到抗侧刚度计算值的相对值,并使用Origin软件绘图,结果见表5、6和图4、5所示。3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足尺砌体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林超,郭子雄,黄群贤,叶勇,柴振岭,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9)
[2]框填结构等效斜压杆的模型改进及其数值模拟[J]. 朱震宇,李向民,蒋利学,王春江,高润东,许清风. 力学季刊. 2015(01)
[3]填充墙框架结构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探讨[J]. 皮淑萍,唐兴荣.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4]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黄群贤,郭子雄,朱雁茹,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2012(02)
[5]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J]. 林旭川,潘鹏,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 土木工程学报. 2009(05)
[6]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叶列平,陆新征. 建筑结构学报. 2008(04)
[7]轻质填充墙异型柱框架弹性阶段地震作用计算[J]. 曹万林,庞国新,李云霄,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7(03)
[8]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 关国雄,夏敬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01)
[9]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刚度及其应用[J]. 童岳生,钱国芳,梁兴文,郭滨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04)
[10]砖墙填充框架在单向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J]. 吴绮芸,田家骅,徐显毅. 建筑结构学报. 1980(04)
本文编号:3381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8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