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多能源互补集成系统的运行特性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1:32
以某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及燃气锅炉集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TRNSYS软件模拟分析3种运行方式下系统的能效水平、系统效益及土壤年热不平衡率。结果表明:3种运行方式中,方式3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地源热泵系统年平均COP值最高,土壤年热不平衡率最低,系统效益最大。对集热循环控制温差及补热循环、蓄热循环时长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的控制策略为:集热器出口与水箱出口温度差大于10℃时启动集热循环,温差小于1℃时停止;过渡季节热泵机组向水箱补热时长取16 h/d,水箱向土壤侧蓄热时长取7 h/d,夏季蓄热时长取3 h/d。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20,4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运行20 a土壤温度变化
工程为长沙市某在建的室内游泳馆,主体面积1061.37 m2,共一层,建筑高度6.6 m,水体长度东西向30 m,南北向15 m,池深1.2 m,建筑日使用时间按13 h计算,考虑09:00~22:00之间使用。工程中热水及空调设计参数[10]如表1所示。根据中国气象数据网[11]发布的长沙的气象数据:水平面上的太阳辐照量3984.01 MJ/m2,年总日照时数为1636.0 h,太阳能保证率≤40%。泳池维持池水恒温所需热量为341012 kJ/h,游泳池屋顶布置264 m2平板型太阳集热器,设置一台加热功率348 kW燃气热水锅炉作为辅助热源,选用22 m3容积的储热水箱。室内游泳馆夏季最大冷负荷为74.4 kW,冬季最大热负荷为122.8 kW,选用涡旋式地源热泵机组一台,制冷量116.3 kW,制热量126.7 kW。全年空调负荷分布如图1所示。采用双U地埋管形式,地埋管换热器长度为2200 m,管井数量为22个,埋管深度100 m。1.1 流程图设计
TRNSYS是模块化的动态仿真软件,所有系统均由模块组成。在TRNSYS中选择相应的构件模型,连接各部件之间的线,建立各部件之间关系,仿真示意图如图3所示。3.2 能效水平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 刘广平,骆超,邱泽晶,郑鑫,龚宇烈. 制冷与空调. 2017(10)
[2]基于风能利用的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系统模拟[J]. 王刚,郝亮,张冠锋,沈胜强. 热科学与技术. 2017(01)
[3]基于不同动态负荷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供暖特性研究[J]. 李素芬,代兰花,尚妍,东明,端木琳,李祥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5(03)
[4]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J]. 侯静,荆有印,王静,杨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03)
[5]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运行经济性分析[J]. 刘逸,李炳熙,付忠斌,方明洙. 热能动力工程. 2011(04)
[6]基于跨季节地下蓄热系统的模拟对热储利用模式的优化[J]. 赵军,陈雁,李新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7]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实验研究[J]. 旷玉辉,王如竹,于立强. 太阳能学报. 2002(04)
本文编号:3384406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20,4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运行20 a土壤温度变化
工程为长沙市某在建的室内游泳馆,主体面积1061.37 m2,共一层,建筑高度6.6 m,水体长度东西向30 m,南北向15 m,池深1.2 m,建筑日使用时间按13 h计算,考虑09:00~22:00之间使用。工程中热水及空调设计参数[10]如表1所示。根据中国气象数据网[11]发布的长沙的气象数据:水平面上的太阳辐照量3984.01 MJ/m2,年总日照时数为1636.0 h,太阳能保证率≤40%。泳池维持池水恒温所需热量为341012 kJ/h,游泳池屋顶布置264 m2平板型太阳集热器,设置一台加热功率348 kW燃气热水锅炉作为辅助热源,选用22 m3容积的储热水箱。室内游泳馆夏季最大冷负荷为74.4 kW,冬季最大热负荷为122.8 kW,选用涡旋式地源热泵机组一台,制冷量116.3 kW,制热量126.7 kW。全年空调负荷分布如图1所示。采用双U地埋管形式,地埋管换热器长度为2200 m,管井数量为22个,埋管深度100 m。1.1 流程图设计
TRNSYS是模块化的动态仿真软件,所有系统均由模块组成。在TRNSYS中选择相应的构件模型,连接各部件之间的线,建立各部件之间关系,仿真示意图如图3所示。3.2 能效水平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 刘广平,骆超,邱泽晶,郑鑫,龚宇烈. 制冷与空调. 2017(10)
[2]基于风能利用的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系统模拟[J]. 王刚,郝亮,张冠锋,沈胜强. 热科学与技术. 2017(01)
[3]基于不同动态负荷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供暖特性研究[J]. 李素芬,代兰花,尚妍,东明,端木琳,李祥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5(03)
[4]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J]. 侯静,荆有印,王静,杨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03)
[5]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运行经济性分析[J]. 刘逸,李炳熙,付忠斌,方明洙. 热能动力工程. 2011(04)
[6]基于跨季节地下蓄热系统的模拟对热储利用模式的优化[J]. 赵军,陈雁,李新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7]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实验研究[J]. 旷玉辉,王如竹,于立强. 太阳能学报. 2002(04)
本文编号:3384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8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