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集热蓄热墙式被动构件向房间传热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06 05:32
  基于热平衡法分析了集热蓄热墙的结构参数对其对流、导热传热量的影响,发现不同结构参数的集热蓄热墙的逐时传热量与其极大值的比值为高度重合的一簇曲线,进而提出对流、导热传热因子表征该簇曲线.在得到不同地区的对流、导热传热因子后,只要得到该地区结构参数与对流、导热传热量极大值的关系进而就可以得到逐时对流、导热传热量.因此,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集热蓄热墙4个关键结构参数与对流、导热传热量极大值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比分析了回归模型与理论计算的传热量.结果表明,各典型地区对流、导热传热量回归模型的R2分别在0.96~0.97、0.94~0.95之间,rRSME分别在0.10~0.14、0.24~0.28之间.表明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预测集热蓄热墙逐时传热量,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可为被动房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集热蓄热墙式被动构件向房间传热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多结构参数组合工况

拉萨,集热蓄热墙


利用Matlab编制求解程序,针对不同地点的组合工况进行理论计算.因为结构参数对集热蓄热墙的导热、对流传热量的影响规律不同,故分别计算出对流、导热传热量.以拉萨为例,其对流、导热传热量如图2、图3所示.由于工况较多,图中无法全部展示,故随机选取一定工况进行展示.图3 拉萨地区部分部分组合工况的导热传热量

拉萨,规律,规律性,类型


图2 拉萨地区部分组合工况的对流传热量从图2、图3可以看出,不同组合工况对流传热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几乎相同,呈现高度的规律性.不同组合工况导热传热量同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同,但与墙体类型有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高校宿舍建筑能耗分析[J]. 孙晴,李明海,鲁娟,刘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空调办公建筑能耗预测回归模型[J]. 杨柳,侯立强,李红莲,许馨尹,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3]被动式太阳房的集热部件优化选型及集热面积简易计算方法探讨[J]. 孟长再,巴特尔,马广兴.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4]窑居太阳房室内热环境动态分析的简化模型[J]. 刘加平,闫增峰,刘艳峰,赵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2)
[5]集热墙不稳定传热问题的反应系数解法[J]. 王德芳.  太阳能学报. 1990(04)
[6]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数学模型及模拟计算程序——Ⅰ.直接受益型和集热墙型PSHDC(下篇)[J]. 王德芳,午锁平,喜文华.  甘肃科学(甘肃省科学院学报). 1990(01)
[7]花格式集热蓄热墙热性能的简化计算[J]. 高文娟,狄洪发,李元哲.  农业工程学报. 1989(04)

硕士论文
[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热工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 高庆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6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86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