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不断提升,我们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一些产业模式发生变革,城市内部出现许多棕地空间。这些土地由于长时间荒废、无人治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阻力。因此,通过对棕地景观的治理和生态化的系统研究,使城市空间充分利用,从而城市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当下面临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的解决棕地环境问题,并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研究使其发挥新的土地价值,从而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为主,依托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支撑,解决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存在的问题,系统的研究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这不仅对解决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城市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本文首先论述了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对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棕地景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域异质化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相应的体系进行整体的分析,同时对国内外不同棕地景观生态设计及改造的案例进行了归纳。其次通过结合景观生态设计原理,对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南北方棕地景观为例,分析南北地域差异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异同。最后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进行实践性设计研究,结合研究成果对前革水泥厂进行生态设计改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总结了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根据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对棕地景观的生态设计各有不同;其二,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景观和社会综合效益,探索了南北方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向;其三,结合棕地景观生态设计中出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应用到棕地景观生态设计当中,归纳了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步骤;最后根据总结内容对大连前革水泥厂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做出解决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域 异质化 棕地 景观 生态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4-15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4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4-15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4.3 研究框架17-18
- 第二章 棕地景观空间地域异质化分析18-28
- 2.1 相关概念释义18-20
- 2.1.1 棕地18-19
- 2.1.2 地域19
- 2.1.3 景观异质化19-20
- 2.2 景观异质化的来源20-21
- 2.3 景观异质化的特点21-22
- 2.4 景观异质化的分类22
- 2.5 景观地域特征分析22-25
- 2.5.1 北方的地域性特征分析23-24
- 2.5.2 南方的地域性特征分析24-25
- 2.6 地域异质化景观的要素特征25-28
- 2.6.1 边界形态25-26
- 2.6.2 空间序列26
- 2.6.3 空间尺度26-27
- 2.6.4 空间形态27
- 2.6.5 界面色彩与材质27-28
- 第三章 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策略分析28-41
- 3.1 棕地景观自然优先策略28-29
- 3.1.1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资源28-29
- 3.1.2 维护生物多样性29
- 3.2 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策略29-33
- 3.2.1 环境污染物治理29-30
- 3.2.2 土地复垦与土壤改良30-31
- 3.2.3 水体治理31-32
- 3.2.3.1 水污染治理与水体净化31
- 3.2.3.2 雨水收集与水体循环利用31-32
- 3.2.4 植被恢复32-33
- 3.3 棕地景观生态再生设计策略33-38
- 3.3.1 场地的条件再利用33-34
- 3.3.1.1 场地的条件再利用34
- 3.3.1.2 与城市意象相结合34
- 3.3.2 空间层次的划分与特色空间的营造34-35
- 3.3.3 废弃材料的景观再创造35-36
- 3.3.3.1 象征手法的应用35
- 3.3.3.2 艺术手法的应用35-36
- 3.3.3.3 科学技术再加工36
- 3.3.4 植物景观再创造36-37
- 3.3.5 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37
- 3.3.6 互动活动参与设计37
- 3.3.7 和谐周边环境,新旧交融37-38
- 3.4 不同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案例对比分析38-41
- 3.4.1 北京798艺术区案例分析38-39
- 3.4.2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39-40
- 3.4.3 案例对比分析40-41
- 第四章 基于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41-52
- 4.1 前革水泥厂的现状分析41-42
- 4.2 前革水泥厂前期设计分析42-46
- 4.2.1 区位、交通及周边环境分析42-43
- 4.2.2 自然环境分析43-44
- 4.2.2.1 地形分析43
- 4.2.2.2 风向分析43
- 4.2.2.3 现状绿化分析43-44
- 4.2.2.4 建筑及构筑物现状分析44
- 4.2.3 人文环境分析44-45
- 4.2.3.1 地域特色分析44-45
- 4.2.3.2 厂区周围环境及人群分析45
- 4.2.4 前革水泥厂生态设计的优劣势分析45-46
- 4.2.4.1 优势分析45
- 4.2.4.2 劣势分析45-46
- 4.3 对前革水泥厂生态设计改造的定位46-47
- 4.3.1 整体定位46
- 4.3.2 设计思路46-47
- 4.4 前革水泥厂的生态概念设计47-48
- 4.4.1 空间布局47
- 4.4.2 功能分区47
- 4.4.3 空间结构及空间特色47-48
- 4.5 前革水泥厂棕地景观生态设计途径48-52
- 4.5.1 场地条件48
- 4.5.2 微地形处理48
- 4.5.3 资源的再利用48-49
- 4.5.4 建筑生态改造49-50
- 4.5.5 植物种植设计50
- 4.5.6 结合地域特色50-52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2-54
- 5.1 结论52-53
- 5.2 建议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附件58-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百红;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规划城市[J];湖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2 丁一巨;罗华;;景观生态设计图析[J];园林;2003年03期
3 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06期
4 魏菲宇;;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思索与实践[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王庆毅;;居住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探讨与实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于一尊;王克林;陈洪松;;喀斯特环境移民区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1期
7 付元祥;高宇;;论低造价景观生态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8 吴巍;王红英;;城市化进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11年02期
9 秦春林;孟妍君;;对旅游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探讨——以广西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2年03期
10 徐淼;;城市化景观生态设计[J];江西建材;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忠;严力蛟;;景观生态学在山区镇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以武义县新宅镇为例[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陆强;;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加利;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规划城市[N];中国旅游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长沙梅溪湖水景观生态设计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冯翔宇;山西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包茜琳;基于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4 唐颖;乡村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玲燕;现代室内景观生态设计的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许泉;基于水土保持的干旱区沟壑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银周妮;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从意;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应用[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雅千;海南地域人文元素在酒店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D];海南大学;2013年
10 任刚;景观生态设计的技术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域异质化背景下的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