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郊民宿环境特色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14:06
随着南京城郊游憩带的逐渐成熟与城郊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在繁杂都市中的人群对“采菊东南下”的乡村风光产生了渴望,寻求一个能够愉悦身心并且能体验地域乡土文化的空间场所。由于人们对城郊旅游住宿的体验感愈加重视,城郊民宿这类非标准化设计的住宿产品又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基于此,为了迎合城郊旅游住宿的需求以及配合大众对于民宿市场的积极反响,各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相关利好政策,促使了南京城郊乡民宿行业发展的迅速升温,但同时民宿产品的空间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南京城郊民宿的场所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民宿以及环城游憩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文献中民宿的类型与特质,总结了城郊民宿的外部环境、建筑外观、院落布局、室内装饰特色等。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南京城郊民宿的分布情况及民宿的内部空间特色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从而总结出南京城郊民宿的环境特色以及不足之处,为南京城郊民宿的景观场所的营造方式提供依据。在总结南京城郊民宿的环境特质之后,文章在最后探讨南京民宿特色环境的原则与策略,并以南京汤山匠村民宿为例,在以场地功能性优先、空间的多重感官体验以及地方乡土文化传承为设计原则...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山里寒舍民宿内景Fig.2-3BeijingmountainhomeinteriorHostel
图 2-2 北京山里寒舍民宿Fig.2-2 Beijing Mountain House Hostel图片来源:http://bj.bendibao.com/tour/2014731/159535.shtm之外,城郊民宿的室内设计也要能够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能够更好地地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但是在追求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要满足使用功能店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拥有这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民宿的空间设计的艺术氛围和场所的设计感,而并非标准化的实用配置设施,不同地方的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貌,每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都应该成为这个区域城签,有着能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设计风格。山里寒舍的室内使用了传统的床、藤编的椅、古式的大衣柜、老式的门窗,整个室内空间低调文雅,以表达现代生活的需求,实现地域文化上的延伸与对比(如图 2-3)。
体验自然风光。这种类型外向视觉导向的民宿,更加注重民宿空间的视的设计想要突出自己的场所特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托场地周边突出源,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可以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得民宿有别,自身特色体验的营建过程事半功倍。乡村民宿的建设相对于原始自然与除旧的过程,新旧对比的设计使得民宿设计更具有艺术感,但是新与上的对立,场所新建的部分并不刻意追求与空间相悖的新鲜感,应该是契合的。传统民居从选材到构造方式上都与周边自然环境良好的融合,计之初将富有时代特性的旧有部分保留,为改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之野民宿,民宿的空间是从旧建筑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建筑其内部大量自然环境比较融合的木梁结构,在新建筑中原本的木结构本身已经没有层楼板通过新增的圈梁搭在四周的承重墙上,虽然新建的楼板和原本的觉感受上旧木梁柱看起来仍然像是承重构件。然而建筑里面大面积通透的立面富有现代感,现代材料的使用使得民宿建筑与周边环境产生了强种对比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立面的通透性更佳,便于更好的将室外的现室内空间与室外自然环境的良好相交融,完全颠覆了原有的旧民居形计通过新旧之间界限的模糊,完成的民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对比,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成的新整体(如图 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宿研究进展[J]. 侯玉霞,李欣,吴忠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2]LB/T 065-2017《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J]. 章艺,吴健芬. 标准生活. 2017(09)
[3]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J]. 张广海,孟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4)
[4]国内民宿研究综述[J]. 李欣.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1)
[5]国内外民宿发展历史研究[J]. 王伟全,赵丽萍. 江西建材. 2017(01)
[6]民宿分类研究[J]. 张延,代慧茹. 江苏商论. 2016(10)
[7]浅析民宿的核心竞争力[J]. 程佳佳,王苗. 商业故事. 2016(22)
[8]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乡土景观的重构[J]. 惠国夫.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01)
[9]“乡土”与超越“乡土”: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的文明社会研究[J]. 张江华. 社会. 2015(04)
[10]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蒋佳倩,李艳. 旅游研究. 2014(04)
硕士论文
[1]南京市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分析及对策研究[D]. 邹立婷.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D]. 张煜子.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南京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 吴韦丽.南京农业大学 2009
[4]景观叙事的方法研究[D]. 沈华玲.中南大学 2008
[5]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D]. 李红超.山东大学 2006
[6]传统文化架构下室内设计的符号学策略[D]. 梁修坦.合肥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0660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山里寒舍民宿内景Fig.2-3BeijingmountainhomeinteriorHostel
图 2-2 北京山里寒舍民宿Fig.2-2 Beijing Mountain House Hostel图片来源:http://bj.bendibao.com/tour/2014731/159535.shtm之外,城郊民宿的室内设计也要能够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能够更好地地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但是在追求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要满足使用功能店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拥有这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民宿的空间设计的艺术氛围和场所的设计感,而并非标准化的实用配置设施,不同地方的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貌,每一个地区地域文化都应该成为这个区域城签,有着能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设计风格。山里寒舍的室内使用了传统的床、藤编的椅、古式的大衣柜、老式的门窗,整个室内空间低调文雅,以表达现代生活的需求,实现地域文化上的延伸与对比(如图 2-3)。
体验自然风光。这种类型外向视觉导向的民宿,更加注重民宿空间的视的设计想要突出自己的场所特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托场地周边突出源,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可以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得民宿有别,自身特色体验的营建过程事半功倍。乡村民宿的建设相对于原始自然与除旧的过程,新旧对比的设计使得民宿设计更具有艺术感,但是新与上的对立,场所新建的部分并不刻意追求与空间相悖的新鲜感,应该是契合的。传统民居从选材到构造方式上都与周边自然环境良好的融合,计之初将富有时代特性的旧有部分保留,为改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之野民宿,民宿的空间是从旧建筑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建筑其内部大量自然环境比较融合的木梁结构,在新建筑中原本的木结构本身已经没有层楼板通过新增的圈梁搭在四周的承重墙上,虽然新建的楼板和原本的觉感受上旧木梁柱看起来仍然像是承重构件。然而建筑里面大面积通透的立面富有现代感,现代材料的使用使得民宿建筑与周边环境产生了强种对比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立面的通透性更佳,便于更好的将室外的现室内空间与室外自然环境的良好相交融,完全颠覆了原有的旧民居形计通过新旧之间界限的模糊,完成的民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对比,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成的新整体(如图 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宿研究进展[J]. 侯玉霞,李欣,吴忠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2]LB/T 065-2017《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J]. 章艺,吴健芬. 标准生活. 2017(09)
[3]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J]. 张广海,孟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4)
[4]国内民宿研究综述[J]. 李欣.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1)
[5]国内外民宿发展历史研究[J]. 王伟全,赵丽萍. 江西建材. 2017(01)
[6]民宿分类研究[J]. 张延,代慧茹. 江苏商论. 2016(10)
[7]浅析民宿的核心竞争力[J]. 程佳佳,王苗. 商业故事. 2016(22)
[8]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乡土景观的重构[J]. 惠国夫.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01)
[9]“乡土”与超越“乡土”: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的文明社会研究[J]. 张江华. 社会. 2015(04)
[10]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蒋佳倩,李艳. 旅游研究. 2014(04)
硕士论文
[1]南京市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分析及对策研究[D]. 邹立婷.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D]. 张煜子.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南京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 吴韦丽.南京农业大学 2009
[4]景观叙事的方法研究[D]. 沈华玲.中南大学 2008
[5]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D]. 李红超.山东大学 2006
[6]传统文化架构下室内设计的符号学策略[D]. 梁修坦.合肥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0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3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