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高烈度区大高宽比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21:22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对钢结构民用建筑建议的高宽比限值,通过变化高度以及变化宽度两种方法获得设计一系列不同高宽比的钢框架-支撑结构,并通过PERFORM-3D软件分析各模型结构进行弹性和弹塑性分析,研究各模型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楼层剪重比以及结构受拉情况,依据损伤理论计算了各模型结构的整体损伤,进而对其损伤的程度进行了判定。同时,对超过规范高宽比限值结构的设计给出了建议。 

【文章来源】:结构工程师. 2020,3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高烈度区大高宽比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典型楼层轴测图

曲线,间位,方向,曲线


(1)方案一变化高度:保持结构长度(X向)及宽度(Y向)不变,通过调整结构高度得到不同高宽比结构。通过调整柱、梁截面尺寸以及支撑的布置方式等方法,使各个结构刚度在X、Y两个方向刚度相近,各模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如图2(a)所示。(2)方案二变化宽度:保持结构高度不变,通过调整Y方向柱距,使得结构宽度不断变大。随着结构宽度的增加,结构侧向刚度不断增加,结构层间位移角不断减小,各模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如图2(b)所示。从层间位移角曲线可以看出,随着高宽比的增大,层间位移更趋向于弯曲型,最大层间位移角的位置不断升高。

加速度反应谱,反应谱,加速度,峰值


按所在区域抗震场地类别和特征周期(III类,Tg=0.65 s),选取5条天然波及2条人工波,对模型结构进行分析,所选波均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7](以下简称《抗规》)中对峰值加速度、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的要求。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以及相应的反应谱曲线如图3所示。以Y方向作为时程波输入的主方向,频遇地震下水平主向加速度峰值调整为70 gal,罕遇地震下水平主向加速度峰值调整为400 gal,水平主向和次向的加速度峰值按照1.0∶0.85的比例系数进行调幅。2.1 多遇地震下弹性时程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RC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高宽比限值研究[J]. 王斌,史庆轩,吴骞,何伟峰.  建筑结构. 2016(13)
[2]超高层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 周建龙,包联进,钱鹏.  工程力学. 2015(09)
[3]剪重比的本质关系推导及其对长周期超高层建筑的影响[J]. 廖耘,容柏生,李盛勇.  建筑结构. 2013(05)



本文编号:3447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47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