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承台形式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3 08:46
为研究不同承台形式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在地震互相作用,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作为研究工具,采用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荷载。分别建立了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的低承台、高承台数值模型。并对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土体的孔压比变化、桩基的受力与位移、桥墩顶部的位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分布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振动加速度峰值时部分土体由于发生剪胀孔压出现瞬时负值。砂土层中桩基中部区域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同一模型中,直桩的最大弯矩小于斜桩的最大弯矩。在低承台模型中,直桩和斜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桩基顶端,直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一恒值,而斜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变化的。在高承台模型中,斜桩的水平位移沿埋深不再是单调变化,最大值发生在砂土层中。高承台模型中斜桩和直桩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明显大于低承台模型桩体。两个模型的桥墩顶部最大水平位移出现的时刻基本相同。
【文章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4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El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曲线
图1 El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曲线滤波完成后再对地震波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El Centro波如图3所示,采用基线校正后的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力荷载,计算结束后地基和基础能够回到原位,不会再出现持续的速度和残余的位移[11]。
滤波完成后再对地震波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El Centro波如图3所示,采用基线校正后的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力荷载,计算结束后地基和基础能够回到原位,不会再出现持续的速度和残余的位移[11]。1.2 几何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液化土中对称双斜桩动力反应特征及p-y曲线规律试验研究[J]. 李雨润,张雨雷,陈张升,张玉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2]低承台扩底楔形桩群桩效应系数研究[J]. 孔纲强,顾红伟,周立朵,彭怀风. 岩土力学. 2016(S2)
[3]竖向荷载作用下对称双斜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J]. 邵红才,吕凡任,金耀华,沙爱敏,陈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6)
[4]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J].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1)
[5]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对桩基影响的模拟分析[J]. 刘林,张雪枫,杨庆山.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6]斜桩基础受力特性研究[J]. 王云岗,章光,胡琦. 岩土力学. 2011(07)
[7]斜桩在斜塘河大桥中的应用[J]. 魏伟,张全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06)
[8]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凌贤长,王东升,王志强,王成,王臣. 土木工程学报. 2004(11)
[9]液化场地上土体侧向变形对桩基影响研究评述[J]. 李雨润,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2004(02)
[10]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进展[J]. 凌贤长,王东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04)
博士论文
[1]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模型研究[D]. 唐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强震下砂土液化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D]. 刘奇.重庆交通大学 2016
[2]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数值分析[D]. 周晔.北京建筑大学 2013
[3]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桩的承载变形性状研究[D]. 李志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52873
【文章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4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El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曲线
图1 El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曲线滤波完成后再对地震波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El Centro波如图3所示,采用基线校正后的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力荷载,计算结束后地基和基础能够回到原位,不会再出现持续的速度和残余的位移[11]。
滤波完成后再对地震波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El Centro波如图3所示,采用基线校正后的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力荷载,计算结束后地基和基础能够回到原位,不会再出现持续的速度和残余的位移[11]。1.2 几何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液化土中对称双斜桩动力反应特征及p-y曲线规律试验研究[J]. 李雨润,张雨雷,陈张升,张玉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2]低承台扩底楔形桩群桩效应系数研究[J]. 孔纲强,顾红伟,周立朵,彭怀风. 岩土力学. 2016(S2)
[3]竖向荷载作用下对称双斜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J]. 邵红才,吕凡任,金耀华,沙爱敏,陈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6)
[4]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J].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1)
[5]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对桩基影响的模拟分析[J]. 刘林,张雪枫,杨庆山.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6]斜桩基础受力特性研究[J]. 王云岗,章光,胡琦. 岩土力学. 2011(07)
[7]斜桩在斜塘河大桥中的应用[J]. 魏伟,张全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06)
[8]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凌贤长,王东升,王志强,王成,王臣. 土木工程学报. 2004(11)
[9]液化场地上土体侧向变形对桩基影响研究评述[J]. 李雨润,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2004(02)
[10]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进展[J]. 凌贤长,王东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04)
博士论文
[1]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模型研究[D]. 唐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强震下砂土液化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D]. 刘奇.重庆交通大学 2016
[2]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数值分析[D]. 周晔.北京建筑大学 2013
[3]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桩的承载变形性状研究[D]. 李志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52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5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