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隔震结构支座受拉界限理论及地震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6 18:00
针对地震作用下高层隔震结构易发生摇摆倾覆问题,提出考虑支座受拉效应的地震作用界限理论,分析了结构高宽比和支座设计面压对界限地震作用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高层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通过大高宽比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对不同峰值地震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EL波和Taft波峰值0.6g作用下边角支座进入受拉状态。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及界限理论结果对比,发现理论公式及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结构高宽比、支座设计面压和地震作用峰值对高层隔震结构支座拉应力及隔震层摇摆效应的影响规律。
【文章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2020,33(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高层隔震结构支座受拉界限理论
1.1 高层隔震结构平移-摇摆耦联运动方程
1.2 支座受拉界限公式
2 大高宽比振动台试验
2.1 试验概况
2.2 试验结果比对
3 算例分析
3.1 分析工况
3.2 结果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层隔震结构单质点模型的地震响应单纯质点法研究[J]. 刘文光,刘阳,杨巧荣,何文福,冯德民. 振动工程学报. 2012(06)
[2]高层基础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分析[J]. 祁皑,商昊江. 振动与冲击. 2011(11)
[3]高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数值分析[J]. 何文福,霍达,刘文光,滕海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0(03)
[4]某高层结构国际公寓楼的隔震设计研究[J].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 特种结构. 2009(04)
[5]成都凯德风尚高层建筑隔震设计与研究[J]. 肖从真,薛彦涛,曾德民,李永双. 建筑结构. 2009(06)
[6]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J]. 王曙光,杜东升,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7]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分析[J]. 何文福,刘文光,张颖,付伟庆,霍达. 振动与冲击. 2008(08)
[8]高层隔震结构的等效简化模型研究[J]. 付伟庆,刘文光,王建,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06)
[9]建筑橡胶支座拉伸性能的计算模型与评价准则[J]. 刘文光,韩强,杨巧荣,李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10]大高宽比隔震结构模型水平向振动台试验[J]. 付伟庆,刘文光,魏路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459951
【文章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2020,33(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高层隔震结构支座受拉界限理论
1.1 高层隔震结构平移-摇摆耦联运动方程
1.2 支座受拉界限公式
2 大高宽比振动台试验
2.1 试验概况
2.2 试验结果比对
3 算例分析
3.1 分析工况
3.2 结果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层隔震结构单质点模型的地震响应单纯质点法研究[J]. 刘文光,刘阳,杨巧荣,何文福,冯德民. 振动工程学报. 2012(06)
[2]高层基础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分析[J]. 祁皑,商昊江. 振动与冲击. 2011(11)
[3]高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数值分析[J]. 何文福,霍达,刘文光,滕海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0(03)
[4]某高层结构国际公寓楼的隔震设计研究[J].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 特种结构. 2009(04)
[5]成都凯德风尚高层建筑隔震设计与研究[J]. 肖从真,薛彦涛,曾德民,李永双. 建筑结构. 2009(06)
[6]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J]. 王曙光,杜东升,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7]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分析[J]. 何文福,刘文光,张颖,付伟庆,霍达. 振动与冲击. 2008(08)
[8]高层隔震结构的等效简化模型研究[J]. 付伟庆,刘文光,王建,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06)
[9]建筑橡胶支座拉伸性能的计算模型与评价准则[J]. 刘文光,韩强,杨巧荣,李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10]大高宽比隔震结构模型水平向振动台试验[J]. 付伟庆,刘文光,魏路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459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5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