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与动力冲刷交替作用下生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9:55
目前,生态混凝土因其透水、植生的功能而被普遍运用到护坡工程中,面对冻融破坏和冲刷磨蚀,其耐久性受到了考验。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冻融与硫酸盐侵蚀环境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动水冲刷试验与损伤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608235)”,2015年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面上项目“透水混凝土——人工湿地雨水回用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H2015004)”和北控水务自主科技立项项目“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态混凝土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ZLX-2017-12)”的资助下,基于已有理论和研究基础,对生态混凝土分别进行了冻融循环、动水冲刷以及双重因素交替作用下的侵蚀试验;建立了冻融损伤的寿命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今后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生态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及原材料的选择要求,提出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制备工艺,确定不同骨料粒径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孔隙率和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2、采用快速冻融法对三种尺寸的生态混凝土试块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即100mmx100mmx400mm棱柱体试块、100mm立方体试块和1...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图2.2植生型生态混凝土??
Fig.2.3?Drum?type?mixer??生态混凝土搅拌前,应先用少量水润湿滚筒。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如图2.4所示,先将1/2碎石、中砂、水泥、1/2碎石按照顺序依次放入搅拌机??并搅拌35s,再倒入一半水搅拌lmin,最后加入ZS-2专用外加剂和另一半水搅拌3min。??i/2?rrrn?.?,/p?m?|?zs-2专用?r ̄rr ̄??碎石w?7jajg碎石?外細?7?7X?? ̄l ̄?I?I? ̄1? ̄?|?|???搅拌35s?-p?搅拌lmin?^■?搅拌3min?—?出料??1/2水??图2.4挽择流程图??Fig.2.4?The?mixing?process??2.4.2成型工艺??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生态混凝土刚出料时水泥衆包裹着骨料,浆体呈现浆糊状。若??采用振动台或者振动棒,不仅会导致骨料过于压实,孔隙率不符合要求,还会出现淌浆??现象,大量水泥浆沉积在底部堵塞孔隙,上部骨料水泥浆过少粘结力不足。经过课题组??长期研宄发现人工插捣法是最合理的成型方式(如图2.5?(a))。该方法可增加骨料之间??的接触面,提髙骨料之间的嵌挤咬合力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滚筒式揽抖机??Fig.2.3?Drum?type?mixer??生态混凝土搅拌前,应先用少量水润湿滚筒。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如图2.4所示,先将1/2碎石、中砂、水泥、1/2碎石按照顺序依次放入搅拌机??并搅拌35s,再倒入一半水搅拌lmin,最后加入ZS-2专用外加剂和另一半水搅拌3min。??i/2?rrrn?.?,/p?m?|?zs-2专用?r ̄rr ̄??碎石w?7jajg碎石?外細?7?7X?? ̄l ̄?I?I? ̄1? ̄?|?|???搅拌35s?-p?搅拌lmin?^■?搅拌3min?—?出料??1/2水??图2.4挽择流程图??Fig.2.4?The?mixing?process??2.4.2成型工艺??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生态混凝土刚出料时水泥衆包裹着骨料,浆体呈现浆糊状。若??采用振动台或者振动棒,不仅会导致骨料过于压实,孔隙率不符合要求,还会出现淌浆??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孔生态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 全洪珠,王存哲,逄增铭,马晶,李东峰,马栋梅,李倩. 混凝土. 2017(11)
[2]纤维对水工抗冲磨硅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张子琴,杨华全,周世华. 水力发电. 2017(10)
[3]掺矿渣生态多孔混凝土的冻融试验[J]. 梁巧,桑正辉,伍松云,杨婕雯.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不同类型混凝土冻融循环超声波损伤模型研究[J]. 陈升平,苏子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7(04)
[5]生态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实践研究论述[J]. 李霞晨. 施工技术. 2016(S2)
[6]混凝土磨蚀冲蚀与其它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J]. 何真. 水利学报. 2015(02)
[7]植被混凝土复合抗冻剂的组配试验[J]. 周明涛,胡欢,胡旭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4)
[8]基于水下钢球法的混凝土抗冲磨试验研究[J]. 张彬,范伟丽,张雷,郑军. 水力发电. 2014(08)
[9]冻融环境下透水性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J]. 薛冬杰,刘荣桂,徐荣进,殷杰,刘聃,李正茂. 硅酸盐通报. 2014(06)
[10]冲磨速率和角度对海工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J]. 蔡新华,何真,查进,桂炎德,路新瀛. 建筑材料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与寿命预测[D]. 杜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4
[2]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D]. 冀晓东.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冻融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研究[D]. 马金泉.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植草混凝土试验及其在小河流护坡中的应用[D]. 黄海清.南昌工程学院 2017
[3]多孔生态混凝土细观层次数值模拟研究[D]. 徐阳.江苏大学 2016
[4]新型抗冻植被混凝土关键技术及性能研究[D]. 高文涛.山东农业大学 2016
[5]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D]. 房嘉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6]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损伤演化研究[D]. 邢凯.长安大学 2015
[7]再生砖骨料植生混凝土制备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D]. 王成名.山东农业大学 2014
[8]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 苑立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9]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星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0]冲刷与荷载作用下纳米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特性研究[D]. 于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0704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图2.2植生型生态混凝土??
Fig.2.3?Drum?type?mixer??生态混凝土搅拌前,应先用少量水润湿滚筒。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如图2.4所示,先将1/2碎石、中砂、水泥、1/2碎石按照顺序依次放入搅拌机??并搅拌35s,再倒入一半水搅拌lmin,最后加入ZS-2专用外加剂和另一半水搅拌3min。??i/2?rrrn?.?,/p?m?|?zs-2专用?r ̄rr ̄??碎石w?7jajg碎石?外細?7?7X?? ̄l ̄?I?I? ̄1? ̄?|?|???搅拌35s?-p?搅拌lmin?^■?搅拌3min?—?出料??1/2水??图2.4挽择流程图??Fig.2.4?The?mixing?process??2.4.2成型工艺??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生态混凝土刚出料时水泥衆包裹着骨料,浆体呈现浆糊状。若??采用振动台或者振动棒,不仅会导致骨料过于压实,孔隙率不符合要求,还会出现淌浆??现象,大量水泥浆沉积在底部堵塞孔隙,上部骨料水泥浆过少粘结力不足。经过课题组??长期研宄发现人工插捣法是最合理的成型方式(如图2.5?(a))。该方法可增加骨料之间??的接触面,提髙骨料之间的嵌挤咬合力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滚筒式揽抖机??Fig.2.3?Drum?type?mixer??生态混凝土搅拌前,应先用少量水润湿滚筒。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如图2.4所示,先将1/2碎石、中砂、水泥、1/2碎石按照顺序依次放入搅拌机??并搅拌35s,再倒入一半水搅拌lmin,最后加入ZS-2专用外加剂和另一半水搅拌3min。??i/2?rrrn?.?,/p?m?|?zs-2专用?r ̄rr ̄??碎石w?7jajg碎石?外細?7?7X?? ̄l ̄?I?I? ̄1? ̄?|?|???搅拌35s?-p?搅拌lmin?^■?搅拌3min?—?出料??1/2水??图2.4挽择流程图??Fig.2.4?The?mixing?process??2.4.2成型工艺??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生态混凝土刚出料时水泥衆包裹着骨料,浆体呈现浆糊状。若??采用振动台或者振动棒,不仅会导致骨料过于压实,孔隙率不符合要求,还会出现淌浆??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孔生态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 全洪珠,王存哲,逄增铭,马晶,李东峰,马栋梅,李倩. 混凝土. 2017(11)
[2]纤维对水工抗冲磨硅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张子琴,杨华全,周世华. 水力发电. 2017(10)
[3]掺矿渣生态多孔混凝土的冻融试验[J]. 梁巧,桑正辉,伍松云,杨婕雯.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不同类型混凝土冻融循环超声波损伤模型研究[J]. 陈升平,苏子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7(04)
[5]生态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实践研究论述[J]. 李霞晨. 施工技术. 2016(S2)
[6]混凝土磨蚀冲蚀与其它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J]. 何真. 水利学报. 2015(02)
[7]植被混凝土复合抗冻剂的组配试验[J]. 周明涛,胡欢,胡旭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4)
[8]基于水下钢球法的混凝土抗冲磨试验研究[J]. 张彬,范伟丽,张雷,郑军. 水力发电. 2014(08)
[9]冻融环境下透水性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J]. 薛冬杰,刘荣桂,徐荣进,殷杰,刘聃,李正茂. 硅酸盐通报. 2014(06)
[10]冲磨速率和角度对海工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J]. 蔡新华,何真,查进,桂炎德,路新瀛. 建筑材料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与寿命预测[D]. 杜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4
[2]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D]. 冀晓东.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冻融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研究[D]. 马金泉.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植草混凝土试验及其在小河流护坡中的应用[D]. 黄海清.南昌工程学院 2017
[3]多孔生态混凝土细观层次数值模拟研究[D]. 徐阳.江苏大学 2016
[4]新型抗冻植被混凝土关键技术及性能研究[D]. 高文涛.山东农业大学 2016
[5]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D]. 房嘉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6]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损伤演化研究[D]. 邢凯.长安大学 2015
[7]再生砖骨料植生混凝土制备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D]. 王成名.山东农业大学 2014
[8]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 苑立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9]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星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0]冲刷与荷载作用下纳米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特性研究[D]. 于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7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