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10 22:15

  本文关键词: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森林城市"建设对生态平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也在不断深化。本文首先描述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概况,梳理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并以厦门市为例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若干做法进行阐释,得出我国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若干启示。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森林城市 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重大项目(2011sk033zd)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08) 合肥市社科规划项目(hfsk11-12d57) 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一、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概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森林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改善城市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城市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在对经济发展盲目追求过程中观念的大转变。森林城市,简单地讲就是在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宝敏;叶兵;何友均;;借鉴北欧经验 推进我国森林城市建设[J];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06期

2 杨姝;;建设森林城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徐海韵;;生态城市建设与成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纹;陈琛;;以他山之石 造“重庆森林”之玉[J];重庆建筑;2008年11期

2 徐海韵;;成都市部分公园木本植物多样性调查[J];广东园林;2010年04期

3 李和平;赵敏;;城市公园植被景观改造实施方案设计意境探讨——以金台森林公园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晓宁;宝鸡市园林树种调查及构建森林城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浩然;长株潭一体化森林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海燕;;临安大步迈进森林城市[J];浙江林业;2005年12期

2 吴红;付士磊;宋力;;沈阳市森林城市建设途径的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牛学兴;;把阿克苏市打造成西部旅游胜地[J];今日新疆;2009年08期

4 金建新;;建设大森林 发展大林业[J];浙江林业;2010年09期

5 何平;;加快建设重庆森林城市的步伐[J];决策导刊;2008年04期

6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J];经济;2007年05期

7 王力;;把森林请进城市 杭州的方式很“特别”[J];浙江林业;2008年07期

8 李朝秀;;誓摘国家森林城市桂冠 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J];浙江林业;2008年06期

9 刘舒芩;何兰英;于庆华;;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审计”[J];防护林科技;2007年01期

10 叶学明;;国家森林城市离龙泉有多远[J];今日浙江;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lN;代力民;邵国凡;王庆礼;;生态环境与宜居城市建设[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朱金城;刘风喜;张令戈;丁华;肖新成;;大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对策与措施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林伦;祝庭;;高性能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奇;;改善区域环境 建设宜居宣武[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5 孙铁衍;;生态城市:理念与行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显莉;阎斐;王震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初探——西安市丈八北路两侧林带绿地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赵洪才;;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 草坪树木[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8 程国兵;;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在中华世纪坛绿化改造工程的应用[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9 王辉;;在贵州特定的山区城市环境中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下建筑[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邹德慈;;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选择[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诗波 记者 董国勋;巩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 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N];大连日报;2011年

2 厉建祝;森林,为城市建设注入不朽的灵魂[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马平;创建森林城市 打造宜居环境[N];抚顺日报;2010年

4 毕建华 记者 陆铁男;鹤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水森林城市[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5 菏泽市市政管理局 刘东晓;建设平原森林城市小议[N];菏泽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凌翌邋缪琴;以后谈创森 “成都”一词将不可回避[N];成都日报;2007年

7 梁述敬;浓墨重彩绣锦图[N];广元日报;2010年

8 许衍军 记者 修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生态环境基础[N];大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伟 黄全斌;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赵志敏 王金堂 韩雁 刘澜 (本报记者 赵志敏 王金堂 韩雁);森林城市 绿色家园[N];保定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华;河南省泌阳县区域城市空间规划与调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妍;物质生态环境与人[D];宁夏大学;2004年

2 乔欣;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优先原则导入[D];重庆大学;2004年

3 刘志平;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城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倩青;南昌市大型商业区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孟欣;技术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6 吴荻;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与政府职能转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金堂;福建省林地针叶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许熙巍;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军;铜陵相思河流域采矿活动中重金属的迁移和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姜英;城市建设征地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5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