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筏板基
发布时间:2022-01-03 11:41
框架结构具有传力明确、整体刚度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中大多都假定地基是刚性,不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导致结构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差距较大,因此,研究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协同工作下结构的受力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地基的不考虑协同工作和考虑协同工作两种三维有限元模型,地基选用实体单元、筏板和楼板选用壳单元、框架梁柱和基础梁选用三维梁单元,地基与基础之间的接触部位采用接触单元。分别在静力和地震作用下进行结构整体受力分析,着重研究协同工作下上部框架结构及筏板基础的受力性能,另在地震作用下,改变筏板厚度和地基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基础底板和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静力作用下,考虑协同工作后,结构体系的最大沉降量增大了7.561mm;底层框架角柱的弯矩和剪力变化最为明显,其弯矩值减小了66.54KN.m、剪力值减小了75.98KN,底层框架梁的弯矩值和剪力值变化不明显;(2)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协同工作后,结构体系随着振型阶数的增加自振频率和周期的变化幅度逐渐增加,其中在第8...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弹性和塑性应变
图 2.3 D-P 材料屈服面 以上分别是线弹性地基本构关系模型和体的非线性,以及地基土与基础的界面问题响,因此在分析时土体采用 Drucker-Prager本文表 3.1。2.4 筏板基础受力分析2.4.1 筏板基础的有限元分析依据弹性力学的知识,应变量和位移之间借 xy xyzy ( 物理方程和弹性矩阵分别为
21-20000021-20000021-2001-000-000000 ())(2.10)中,其中一个方向的尺寸较小,而另外两个等于 10,因此,薄板理论和厚板理论可能会)的外力时,横截面上因发生弯矩和扭矩而产既有弯矩也有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底框结构上部刚度对不均匀沉降影响的研究[J]. 陈大川,陈志龙,胡建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2]软土地区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J]. 王道华.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2)
[3]考虑共同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有限元分析[J]. 涂劲松,李珠,戈海玉. 陇东学院学报. 2015(01)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有限元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J]. 王瑞,金永超,郭继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S1)
[5]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及处理[J]. 邵建茂. 中国建材科技. 2014(S1)
[6]粉土地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有限元分析[J]. 张曼,曾长女,田文礼. 岩土工程学报. 2013(S1)
[7]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数值分析[J]. 李小园,胡洲,戴玉明.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8]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下的土的本构模型综述[J]. 段建丽,赵建昌.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02)
[9]考虑地基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J]. 裴星洙,黎雪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10]桩筏基础相互作用非线性简化分析[J]. 江杰,黄茂松,梁发云,顾倩燕. 岩土工程学报. 2008(01)
硕士论文
[1]框剪结构—条形基础—岩质边坡地基共同作用下的静动力分析[D]. 尹登辉.重庆大学 2015
[2]框架结构与筏板基础及岩质边坡地基共同作用的静动力分析[D]. 杨响康.重庆大学 2015
[3]高层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D]. 任振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考虑共同作用下框架结构—筏板—地基有限元分析[D]. 胡洪波.湘潭大学 2014
[5]框架—桩筏—地基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 王中原.湘潭大学 2014
[6]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分析[D]. 吴琨鹏.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3
[7]某广场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研究[D]. 蔡凤生.浙江大学 2013
[8]上部结构—筏板—地基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 范丽佳.湘潭大学 2013
[9]考虑接触效应的土—桩筏—上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 俞轩.湘潭大学 2013
[10]巨型框架结构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D]. 杨姝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66211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弹性和塑性应变
图 2.3 D-P 材料屈服面 以上分别是线弹性地基本构关系模型和体的非线性,以及地基土与基础的界面问题响,因此在分析时土体采用 Drucker-Prager本文表 3.1。2.4 筏板基础受力分析2.4.1 筏板基础的有限元分析依据弹性力学的知识,应变量和位移之间借 xy xyzy ( 物理方程和弹性矩阵分别为
21-20000021-20000021-2001-000-000000 ())(2.10)中,其中一个方向的尺寸较小,而另外两个等于 10,因此,薄板理论和厚板理论可能会)的外力时,横截面上因发生弯矩和扭矩而产既有弯矩也有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底框结构上部刚度对不均匀沉降影响的研究[J]. 陈大川,陈志龙,胡建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2]软土地区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J]. 王道华.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2)
[3]考虑共同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有限元分析[J]. 涂劲松,李珠,戈海玉. 陇东学院学报. 2015(01)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有限元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J]. 王瑞,金永超,郭继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S1)
[5]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及处理[J]. 邵建茂. 中国建材科技. 2014(S1)
[6]粉土地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有限元分析[J]. 张曼,曾长女,田文礼. 岩土工程学报. 2013(S1)
[7]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数值分析[J]. 李小园,胡洲,戴玉明.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8]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下的土的本构模型综述[J]. 段建丽,赵建昌.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02)
[9]考虑地基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J]. 裴星洙,黎雪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10]桩筏基础相互作用非线性简化分析[J]. 江杰,黄茂松,梁发云,顾倩燕. 岩土工程学报. 2008(01)
硕士论文
[1]框剪结构—条形基础—岩质边坡地基共同作用下的静动力分析[D]. 尹登辉.重庆大学 2015
[2]框架结构与筏板基础及岩质边坡地基共同作用的静动力分析[D]. 杨响康.重庆大学 2015
[3]高层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D]. 任振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考虑共同作用下框架结构—筏板—地基有限元分析[D]. 胡洪波.湘潭大学 2014
[5]框架—桩筏—地基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 王中原.湘潭大学 2014
[6]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分析[D]. 吴琨鹏.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3
[7]某广场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研究[D]. 蔡凤生.浙江大学 2013
[8]上部结构—筏板—地基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 范丽佳.湘潭大学 2013
[9]考虑接触效应的土—桩筏—上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 俞轩.湘潭大学 2013
[10]巨型框架结构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D]. 杨姝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66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6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