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的算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4 05:18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引导业主和设计人员主动加强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开发了配套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软件,并采用该软件对6栋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了韧性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抗震结构和消能减震建筑,隔震建筑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抗震韧性等级;上部结构不进行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三星级,采用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基本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二星级,消能减震建筑和抗震性能较好的抗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一星级;按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下限进行设计的抗震建筑不能满足抗震韧性一星级的要求。对于抗震和消能减震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对建筑物抗震韧性的影响显著。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 2020,50(1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的算例分析


抗震建筑修复时间

流程图,韧性,流程,易损性


基于《标准》,清华大学开发了抗震韧性评价系统(Tsinghua Earthquake Resilience Ranking System)软件。该系统采用的抗震韧性评价流程和《标准》完全一致,具体如图1所示。清华大学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主要包括评价软件和构件易损性数据库两部分。根据评价步骤和所涉及的评价对象,在软件中需要用户依次输入建筑信息,主要包含结构类型、层高、楼层数、楼层建筑面积及与此相应的计算参数;构件信息,主要包括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易损性信息(即可来源于内置易损性数据库,也可由用户依据《标准》提供的方法自行定义);以及工程需求参数(由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软件自动根据工程需求参数计算建筑修复费用、建筑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3个抗震韧性指标,最后根据韧性指标限值进行建筑抗震韧性评价。

韧性,评价系统,主界面,清华大学


评价软件主界面包括5个菜单,分别是文件、编辑、计算、查看和帮助,如图2所示。通过“文件”下拉菜单可以新建或打开一个项目。在项目数据中,需要用户输入建筑信息(图3),结构构件信息(图4)、非结构构件信息(图5)和结构响应信息(图6)等必要信息。建立完整的项目数据后,通过点击“计算”则可进行抗震韧性评价,并通过“查看”获得韧性评价结果。建筑抗震韧性等级以五角星的数量来表示,如图7所示,分一星级到三星级共3个级别。星级越高,建筑的抗震韧性越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抗震韧性的研究现状及关键科学问题[J]. 杨静,李大鹏,翟长海,周颖,陆新征,刘威,李钢,赵密,温卫平.  中国科学基金. 2019(05)
[2]建筑抗震韧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J]. 李雪,余红霞,刘鹏.  建筑结构. 2018(18)
[3]城市抗震韧性评估研究进展[J]. 翟长海,刘文,谢礼立.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9)
[4]提高城市韧性的抗震防灾对策研究[J]. 王志涛,马东辉,王晓卓.  北京规划建设. 2018(02)
[5]建设地震韧性城市所面临的挑战[J]. 陆新征,曾翔,许镇,杨哲飚,程庆乐,谢昭波,熊琛.  城市与减灾. 2017(04)
[6]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J]. 方东平,李在上,李楠,韩林海,吴建平,陆新征,孔祥明,李勇,吕孝礼.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7)
[7]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J]. 吕西林,全柳萌,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3)



本文编号:3587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87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