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的“世界性”展现——以北京的城市建设定位为例
本文关键词:世界城市的“世界性”展现——以北京的城市建设定位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京在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上,确立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具有世界相对公认的城市内涵与品质,这正是世界城市的形式一致性的体现。现代世界城市是自觉建构的结果。但一座城市是否是世界城市,不在城市的自认,而在世界的公认。北京在地理与历史意义上已经是世界城市。但在经济、政治与现代文化的意义上,北京还必须经过艰苦的城市建设过程,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城市。换言之,在城市的比较视野中,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经历一个从城市发展与管理的主观定位到客观认可的转变过程,才能保证北京从一座普通的城市、上升为一座国家意义的大都市,再升华为引领世界城市发展趋势的世界城市。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城市定位 北京
【分类号】:TU984.2
【正文快照】: 北京是中国城市体系中具有首屈一指地位的大都市。但北京不仅是中国的城市,它必须具有世界性。否则,作为中国的首都,它就不足以展现崛起中的中国以其中心城市的功能对世界发展所具有的动力效用。北京市政府对此有一个自觉,已经将建设世界城市为北京城市建设定位。[1]就此而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菅彦玲;;美丽的忧伤——以《边城》为例论沈从文的民间理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刘卫东;;意识流文学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马欢;;流浪梦里的恋人——论穆时英小说中“家”的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穆青;;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与形式[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徐振宇;兰新梅;;北京的郊区化困境与服务业发展机遇[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成朝晖;;杭州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世界;2009年01期
7 李娜;;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柳的错落——历史史实与个人观念中的“京派”[J];才智;2010年21期
8 谭继和;;巴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周政旭;;评《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3期
10 武廷海;杨保军;张城国;;中国新城:1979~2009[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东民;;当前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鞠立新;;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机制的构建——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机制建设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苏雪串;;全球城市体系形成的经济机理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志章;吴玲;;知识城市与城市魅力构建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金滟;高玉颖;;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地级市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潘嘉虹;蒋颖;;城市边缘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研究——以杭州市杨家牌楼社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2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扬;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6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8 林昆;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玫;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琛;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少新;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宇洪;新鲜世界里的新感觉[D];河南大学;2011年
5 何爽;“回不去的家”—30年代京派海派文学的“还乡情结”[D];吉林大学;2011年
6 欧阳长铖;刘呐鸥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梓;十八世纪伦敦与北京商人阶层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欣;中国共产党与城市社会变迁(1949-1956)[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木子;论新感觉派的城乡叙述[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新茹;明清珠三角城镇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芸茜;;昆明市制定2020年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1995年24期
2 胡宇娜;;烟台市游憩商务区的形成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1期
3 吴丰林;;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4 本刊编辑部;;北京:世界城市目标与路径[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5期
5 本刊编辑部;;北京:世界城市目标与路径[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6期
6 段进;;创意产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J];规划师;2008年01期
7 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8 盖世杰;戴林琳;;全球化语境下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问题思考与战略选择[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4期
9 毛其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否?——外国专家谈北京的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1999年05期
10 周天洪;北京的天会更蓝——北京城市燃气发展概况[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路;朱虹;;北京平民私家园林[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2 刘宁京;严华;;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翠湖湿地及稻香湖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潘云钢;;北京南银大厦空调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4 洪旗;熊威;;“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定位战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榕;陈志强;;北京新城城中村考察及改造实施机制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纯;;从迁居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运迎霞;常玮;;城市定位:城市和谐发展的关键[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范钟铭;罗彦;何波;;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广州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冯健;陈秀欣;兰宗敏;;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章光日;;北京——一种大城市地区规划建设新模式[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燕;滨海花园+滨江田园=桃花源[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徐逢治;城市定位提升引发开发大潮[N];建筑时报;2007年
3 渭南市人民政府市长 曹莉莉;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 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市[N];陕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罗芸邋实习生 罗;城市定位“调”出大渡口执政新理念[N];重庆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佳;天津重生的启悟[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专家提出借南水北调提升城市水环境[N];科技日报;2006年
7 吴红缨;重庆打破城乡规划分治格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杜国芬;市政府就城市工作召集有人士座谈[N];张家界日报;2007年
9 郑严邋廉朴 俊仁 聂明利;好县城是规划出来的[N];民族日报;2008年
10 谢丽佳;公共建筑不应“贪大摆阔”[N];中国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2 柳成荫;行动规划理论及应用探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4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孟彤;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8 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5年
9 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天宇;建筑形态中的身体观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凯;北京太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乔永学;北京城市设计史纲(1949—1978)[D];清华大学;2003年
3 辛颖;北京住宅区水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孙昊;低收入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结构规划初探[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
5 陈鹭;北京高层塔式住宅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6 王鹏;从卫星城到北京新城[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大鹏;城市战略规划体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玲玲;东京城市规划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朱甜甜;北京与东京城市色彩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张永波;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世界城市的“世界性”展现——以北京的城市建设定位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