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论文利用1999—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使用计量工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都很快,东部地区最快,但增长率近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相对较慢;②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够非常好地解释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3个变量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均有着正影响,但影响力度存在差异;③逐年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也同样有着正影响,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且力度大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学 城市建设用地 省际面板数据 计量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福利变化测度与福利均衡研究”(70773047) 国土资源部项目“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政策研究”
【分类号】:F293.2
【正文快照】: 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经济的载体,在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依靠资源投入的条件下,其扩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丰雷等的研究[1]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为0.20,对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1.01%,大于劳动的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也是异常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2004年12期
2 陈利根,陈会广,曲福田,赵才水;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年06期
3 萧笃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7年01期
4 曲福田,陈江龙,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2期
5 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红萍;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兵;刁承泰;;城市化进程和耕地保护研究初探——以重庆永川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朱东风;;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3 戎婷婷;胡瑞芝;司春霞;;保护耕地重在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J];甘肃农业;2006年12期
4 黄烈佳;;保护耕地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5 滕齐辉;曹慧;崔中利;王英;孙波;郝红涛;李顺鹏;;太湖地区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16S rDNA的PCR-RFLP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6年04期
6 殷鹏飞;鲁成树;朱传民;;低山丘陵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7 周明芳;许月明;;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8 李宗华;;武汉市建设用地增长趋势预测及对策分析[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9 赵姚阳;濮励杰;胡晓添;;BP神经网络在城市建成区面积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10 王良健;陈秧分;林目轩;何琼峰;;近十年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理性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芬;;耕地保护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国玲;;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3 于伯华;吕昌河;;日本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林奇胜;;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闵捷;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驱动机制的时空尺度效应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陈昆仑;陈旭;曾克峰;;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用地的扩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陈莹;;农地非农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南昌市青云谱区为例[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8 闵捷;张安录;高魏;蔡银莺;;农地城市流转“燃烧”机制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边振兴;王秋兵;刘兆胜;李立平;;城市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林奇胜;;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文泽;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欧阳婷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黄烈佳;农地城市流转及其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钱陈;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景刚;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姜海;转型时期农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何如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李晓云;农地城市流转参与者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闵捷;农地城市流转特征与时空规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高魏;农地城市流转供给与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杰;农户耕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路秋兰;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税制改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马蓓蓓;西安市城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姬东风;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陈峰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伯华;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银根;小城镇用地有序扩张的评判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8 孙志英;城市化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研究——以郑州市为例[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萍;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南京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陈会广;经济发展中土地非农化的制度响应与政府征用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平;林肯土地政策学院:土地与城市[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2 高葆旺,王卫,邹德传,米清奎;两次人口普查城乡统计口径变化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2年01期
3 石诗源;;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4 安祥生;;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张心怡;刘敏;孟飞;;基于RS和GIS的上海城建用地扩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6 陈浮,王良健;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7 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1期
8 许波,纪慰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9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10 张安录,毛泓;农地城市流转:途径、方式及特征[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唐根年;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5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艳;农地城市流转模型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2 慎勇扬;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及调控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亮;沈彦;;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10期
2 王杰;李加林;;基于RS和GIS的甬台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5期
3 辛华;;国土资源部“叫停”城市建设盲目扩大用地规模[J];城市规划通讯;2003年16期
4 许晨;陈兵;;加快城市土地整理的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7年04期
5 王铁成;吴群;何守春;;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03期
6 ;土地[J];房地产导刊;2009年09期
7 陈煜红;赵俊杰;徐帆;;基于物元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8 寿金宝;栾淑梅;;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J];农业经济;2010年01期
9 申稳稳;吴峻青;王e
本文编号:36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