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脆性更加明显,在轴压、弯曲作用下应变软化性能微乎其微,呈突然性的爆裂破坏。在加入钢纤维和高模量的高分子纤维后,韧性和延性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使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更加优异。但纤维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混凝土各组分对其性能也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的一些特性很有必要。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高分子纤维与钢纤维混杂掺入混凝土后,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与干燥收缩、轴压应力-应变、弯曲韧性等变形性能的影响。其中着重研究高分子纤维掺量与长径比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中高分子纤维体积掺量由0提高到1.5%,纤维长径比由400提高到800时,混凝土各项性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发现,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且随着高分子纤维掺量和长径比的增大,作用越明显。但对其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干燥收缩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更重要的是,混杂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使混凝土由脆性破坏转化为一定的延性破坏,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轴压变形和弯拉变形。混杂纤维混凝土中,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5%保持不变,高分子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5%、1.0%、1.5%时,轴压韧性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157.8%、167.9%、163.7%,弯曲韧性分别提高了3.8、4.0、4.4倍;当高分子纤维长径比为400、800时,轴压韧性分别比素混凝土提高了132.3%、167.9%,弯曲韧性提高了3.9、4.0倍。 但是高分子纤维掺量过高,长径比过大会给现场施工带来一定困难。这是仍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混杂纤维 力学性能 干燥收缩 弯曲韧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528.5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课题背景9-10
- 1.2 单一及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特点和研究现状10-16
- 1.2.1 钢纤维混凝土10-12
- 1.2.2 高分子纤维混凝土12-15
- 1.2.3 混杂纤维混凝土15-16
- 1.3 混杂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其影响16-18
- 1.3.1 混杂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16-17
- 1.3.2 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7
- 1.3.3 混杂纤维与基体间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17-18
- 1.4 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8-19
- 1.5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20-25
- 2.1 原材料20-22
- 2.2 试件的制作22
- 2.3 试验仪器22-23
- 2.4 试验配合比23-25
- 第3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25-40
- 3.1 混杂纤维掺加工艺研究25
- 3.2 拌和物坍落度试验25-27
- 3.3 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27-39
- 3.3.1 抗压强度27-31
- 3.3.2 劈裂抗拉强度31-36
- 3.3.3 抗折强度36-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变形性能研究40-58
- 4.1 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40-43
- 4.1.1 混凝土收缩分析40-42
- 4.1.2 试验结果分析42-43
- 4.2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轴压应力-应变研究43-51
- 4.2.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方法44-46
- 4.2.2 纤维对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的影响46-51
- 4.3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变形51-56
- 4.3.1 弯曲韧性分析方法52-53
- 4.3.2 弯曲韧性试验结果分析53-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刘利先;吕龙;;高强混凝土的耐火性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2 宋嘉文;詹元;金慧珍;徐德进;;锈蚀钢筋力学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3 张大英;王录民;许启铿;余汉华;;轻质混凝土型块填充板的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1年06期
4 张洪辉;;6063-T52铝合金型材时效工艺制度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6期
5 史亚贝;邰鑫;;气体碳氮共渗零件形变分析和改进措施[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7期
6 易谷;;玄武岩纤维对新拌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7 区淑燕;林东;江桂华;;掺再生细集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J];广东建材;2011年08期
8 彭军;邓程方;李艳花;;聚联苯醚二甲酰十三碳二胺的合成与表征[J];包装学报;2011年03期
9 杨育文;;竹材性能和在土钉墙支护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1年03期
10 张山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晗;高丹盈;赵军;;高温后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金龙;郑明毅;王晓军;邓坤坤;胡小石;吴昆;;ECAP变形对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云祥;邓菡;陈曙光;周一林;;冷轧压下率对连续退火Ti-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黎良青;蒋正武;;稻壳灰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进展评述[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5 刘家满;赵敏;董尚利;杨德庄;吴昆;;热循环对挤压态SiC_w/AZ91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郑锡涛;郭稳学;盛国柱;肖娟;李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锡武;郑子樵;李海;李世晨;钟俐苹;蒋呐;;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8 承建军;李军军;庄启昕;吴平平;韩哲文;;PBO纤维热处理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坤玉;庄宇钢;韩立晶;冉祥海;董丽松;;氯醚橡胶增韧改性聚乳酸力学性能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宋红梅;胡锦程;季思凯;吴玮巍;江来珠;;宝钢双相不锈钢2205的研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具有均匀尺寸和力学性能的薄宽热轧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2 刘友存;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预测系统简介[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记者 徐彦泓;国家建材五金水暖测试中心加强扣件检测[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张跃进;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在线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5 田建强邋王建国;劣质窗一推就开[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郑彩云;新型医用钛合金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跟踪国际潮流 推广使用耐蚀性能更好、力学性能更高双相不锈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监控系统(待续)[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9 月力;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唐诗全 郑之旺;攀钢冷轧1号热镀锌线连退机组顺利投产[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爱丽;稀土元素对Zn-25 Al-5 Mg-2.5 Si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尤志国;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弯剪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嵩;EB-PVD制备Y_2O_3弥散增强Ni基合金薄板的组织及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双燕;化学成分对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于晓东;重型静压推力轴承力学性能及油膜态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熊国宣;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杨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及基于韧性的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朱亮;力学性能失配焊接接头的强度及变形行为[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9 唐骥;球墨铸铁铜金属型铸造工艺和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何建军;固液混合铸造铝合金和高铬铸铁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莹莹;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TiAl合金中3p-3d电子的相互作用[D];广西大学;2005年
2 牛全峰;自保护药芯焊丝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郝梦轩;CM的热稳定性、发泡,NR平衡硫化体系以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4 仇在宏;CuZrTi系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部分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5 黄功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砂浆)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冀国俊;纳米TiO_2涂膜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7 朱德智;SiCp/Cu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高义斌;AZ91镁合金强韧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陈兴福;K423A承力机匣精铸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轶慧;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9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