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参数确定和性能等级划分
本文关键词: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参数确定和性能等级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参数取值和性能等级划分研究不足,基于试验数据,通过2轮遍历搜索,确定了参数取值;并参照已有的性能等级划分,确定了适用于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性能等级划分标准。用一组一维试验验证了参数取值和性能等级划分对于不同加载路径的适用性;用另一组试验验证了它们对于空间受力构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参数和性能等级划分标准与已有的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表达式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损伤指标,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一维加载模式或空间受力构件的损伤。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关键词】: 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 参数确定 性能等级 遍历搜索 加载路径
【基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036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73) 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字【2011】6014)
【分类号】:TU317
【正文快照】: 准确地评估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并对其损伤等级进行划分,这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要求。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墩柱一般是空间受力,因此建立完整的能够评价其三维损伤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损伤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无法评价动轴力和双向弯曲作用下构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东升,冯启民,王国新;考虑低周疲劳寿命的改进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2 郭进;王君杰;黄勇;;Park-Ang损伤模型在弯矩-转角层面的三维拓展[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光华;朱f^;;抗震结构破坏准则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2 王东升,司炳君,艾庆华,孙治国;改进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3 吕杨;徐龙河;李忠献;丁阳;;钢筋混凝土柱基于能量阈值的损伤准则[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4 王斌;郑山锁;国贤发;于飞;张宏仁;;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5 高秀丽;叶献国;;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损伤指数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9年06期
6 付国;刘伯权;邢国华;;基于有效耗能的改进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其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7期
7 Lu Xilin;Jiang Huanjun;;Recent progress of seismic research on tall buildings in China Mainland[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S1期
8 罗文文;李英民;韩军;;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改进Park-Ang损伤模型[J];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9 宋亚敏;张爱社;;剪力墙结构损伤模型研究现状与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10期
10 ;Study on seismic damage of SRHSC frame column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升;司炳君;艾庆华;孙治国;;改进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比较[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伟;钢管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杨大彬;基于性能的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抗震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扬;Y型矩形管节点滞回性能与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赵海龙;纤维增强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何春凯;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震后损伤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魏春明;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缝抗震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章红梅;剪力墙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江辉;近场地震下桥梁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能量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亚伟;钢杆件轴向荷载作用下低周塑性双重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尚;高速铁路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郑济坤;基于卸载的HRBF500RC柱抗震性能研究和损伤评价[D];华侨大学;2011年
4 温卫平;基于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的损伤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曹秋迪;基于构件尺度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评价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加进;基于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结构损伤评估与抗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凌;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刘威琼;框架结构基于位移和能量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冷巧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阻尼特性和地震破坏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宏业;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的试验统计分析及改进[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伯权,白绍良,徐云中,黄宗明;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4期
2 吕大刚,王光远;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结构最优设防水准的决策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3 王东升,冯启民,王国新;考虑低周疲劳寿命的改进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将严管建筑节能改造,不得擅改材料燃烧性能等级[J];建筑节能;2010年12期
2 华昒;;从EN954-1到EN ISO 13849-1[J];中国仪器仪表;2010年07期
3 王开远;浅析螺母机械性能国家标准[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年03期
4 ;施耐德电气推出标准化安全链解决方案[J];建筑电气;2010年1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宏刚;国产起重机:整机质量控制技术需迎头赶上[N];中国交通报;2004年
本文关键词:Park-Ang三维损伤模型的参数确定和性能等级划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