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官学化背景下两湖民间书院建筑形态衍化探讨

发布时间:2017-06-08 12:00

  本文关键词:官学化背景下两湖民间书院建筑形态衍化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是实施教学、藏书与研究三结合的教育机构。元代时,元世祖首次下令广设书院,并将书院山长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清初统治者抑制书院自主发展,使之官学化更突出,科举取士成为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书院也逐渐变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书院发端于私学,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但在古代专制的社会条件下,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就开始其官学化的历程。官学化也导致书院在形制和功能上有了新的变化。文章聚焦于两湖民间书院特点,探究清代以后书院在官学影响之下形制和空间的衍化,并分析其成因,以期对民间书院官学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民间书院 建筑形态 官学化 衍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明清江西——湖广——四川多元文化线路上的传统戏场及其衍化、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51378230
【分类号】:TU244;TU-86
【正文快照】: 图1白鹿洞书院1书院概览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图2岳麓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形成于1.2官学与官学化唐末,发展、兴盛于两宋,延续、衰落于明清,前后存官学是指由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或由历代官府续了一千多年。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书院占有十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桃兰;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2 张笑予;;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2期

3 陆盛;;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4 ;书院建筑:渐行渐远的儒雅身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03期

5 卢山;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浅谈[J];南方建筑;2001年02期

6 杨慎初;;书院建筑与传统文化思想——试论文人建筑[J];华中建筑;1990年02期

7 陈金陵;刘听辉;;论我国书院与当代大学文化教育及建筑环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曲洪波;;银冈书院与辽宁地区的学术文化发展[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傅峥嵘;;传统古建园林营建的一次探索——金庸书院设计[J];浙江建筑;2013年05期

10 傅燕;张勃;叶浩;;解析文人建筑与商人建筑——书院与会馆建筑的比较研究[J];中外建筑;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晓斌;黄新宪;;清代榕台书院的历史渊源[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魏金玲;;浅述都昌书院之一二[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8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茸;;试论致用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10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生 刘建岱;宋元书院之盛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缘起与命名[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教学[N];乐山日报;2009年

5 周武现;修水古书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吕sァ∈迪吧,

本文编号:43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3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