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村镇建筑复合隔震技术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09:03

  本文关键词:村镇建筑复合隔震技术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烈度寒冷地区的村镇建筑面临着地震和冻土两大主要自然灾害。受到村镇地区的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普通的构造柱圈梁抗震措施在农村地区很难普及和推广,并且一味的提高抗震措施并不是有效和可行的。基于这种高烈度寒冷地区的村镇建筑,所在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复合隔震技术,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但尚未进行复合隔震结构砌体房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本文采用1/4缩尺比例,设计了四幢双层、双开间、单进深的无构造柱、无圈梁的素墙砌体模型房屋,分别为普通素墙结构模型、复合隔震结构模型、滑移减震结构模型、砂垫层隔震结构模型,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收集并阅读了国内外关于村镇建筑隔震减震技术相关文献,对振动台的试验目的、模型设计、相似关系的确定、地震波的选取、观测方案、加载制度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2)设计了振动台试验方案,完成了四个模型的施工、吊装、仪器安装等工作,选取了普通素墙结构模型和复合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过程和试验现象的详细描述。(3)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在不同地震动输入水平下的试验现象、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等,以验证复合隔震模型的地震反应特征与普通素墙结构的差异,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减震效果。通过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复合隔震结构的隔震率基本上在12%~48%之间,说明复合隔震结构有较好的隔震效果。(2)普通结构模型在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44g的时候已经损坏,而复合隔震模型在输入加速度峰值为1.02g的时候顶层楼板处才出现裂缝,证明无构造柱无圈梁的素墙复合隔震结构原型房屋能够抵御8.5度罕遇地震而不倒塌。(3)复合隔震模型的屋顶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模型仍完好无损,其原因是砂垫层和滑移层的共同减震作用,且加速度反应及加速度放大系数均比普通结构模型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进行了将砂垫层隔震和滑移减震相结合的复合隔震体系的实体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往的研究只是用混凝土块代替砌体房屋,无法看到砌体的破坏情况和真实的减震效果。(2)采用钢珠+改性砂浆(滑石粉掺量5%的M2.5砂浆)新型滑移材料。(3)创造性地将隔震和抗冻胀研究相结合,研究成果可同时解决新疆村镇建筑面临的地震和地基冻胀两大危害。
【关键词】:砌体结构 复合隔震结构 砂垫层 隔震率 振动台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52.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4
  • 主要符号14-15
  • 1 绪论15-27
  • 1.1 引言15-16
  • 1.2 减轻灾害的途径16-17
  • 1.3 村镇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国内外现状分析17-22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8-19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9-22
  • 1.4 村镇建筑隔震研究中的问题22
  • 1.5 一种新型简易复合隔震技术的提出与理论研究22-24
  • 1.5.1 技术方案的提出22-23
  • 1.5.2 复合隔震机理分析23-24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4-27
  • 1.6.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4-25
  • 1.6.2 主要研究内容25-27
  • 2 模型设计与制作27-53
  • 2.1 原型概况27-28
  • 2.2 模型概况28-33
  • 2.3 模型的相似关系和配重计算33-36
  • 2.3.1 相似理论33-34
  • 2.3.2 试验模型相似系数34-35
  • 2.3.3 试验模型配重计算35-36
  • 2.4 材性试验36-40
  • 2.5 模型制作40-52
  • 2.6 本章小结52-53
  • 3 砌体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53-79
  • 3.1 试验装置与仪器53-54
  • 3.1.1 振动台性能参数53
  • 3.1.2 试验所用仪器53-54
  • 3.2 输入地震波的选取54-56
  • 3.2.1 选取地震波的原则54
  • 3.2.2 本试验地震波的选择54-56
  • 3.3 试验方案56-61
  • 3.3.1 观测方案56-59
  • 3.3.2 加载制度与加载工况59-61
  • 3.4 试验现象与模型破坏特征61-77
  • 3.4.1 普通结构模型(模型M1)破坏现象62-70
  • 3.4.2 复合隔震结构模型(模型M2)破坏现象70-74
  • 3.4.4 试验破坏现象对比分析74-77
  • 3.5 本章小结77-79
  • 4 试验结果及分析79-99
  • 4.1 动力特性分析79-84
  • 4.2 模型加速度反应84-94
  • 4.2.1 模型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比分析84-90
  • 4.2.2 模型加速度时程对比90-93
  • 4.2.3 隔震率93-94
  • 4.3 模型位移反应94-96
  • 4.4 试验中问题讨论96-97
  • 4.5 本章小结97-99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99-101
  • 5.1 全文总结99-100
  • 5.2 本文创新点100
  • 5.3 今后研究展望100-101
  • 致谢101-103
  • 参考文献103-107
  • 附录107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汉平;;多轴振动台试验系统取得重大进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01期

2 蔡新江;田石柱;;振动台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11年S1期

3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4 郑子龙;郑昕阳;;水运工程水下振动台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水道港口;2010年03期

5 周颖;张翠强;;地震动选择及输入顺序在振动台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2年06期

6 周惠蒙;吴斌;;振动台混合试验平台的验证性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7 王志军,赖明,常中仁,宋志成;对称变维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2期

8 邹昀,吕西林,卢文胜,钱江;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4期

9 朱杰江,吕西林,邹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的对比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10 周颖;吕西林;卢文胜;;不同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等效设计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2 程绍革;齐娟;;两个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李凡;董宝;;广州粤财大厦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裘宗濂;来晋关;宝志雯;;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5 邓振丹;姜忻良;韩阳;韩宁;;新天津图书馆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纪金豹;张士练;闫维明;马华;;悬吊煤斗结构减震理论与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8 朱旭东;吕西林;卢文胜;;证大喜玛拉雅酒店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9 王贵华;刘伟庆;丁勇;戴雅萍;;高层建筑箱形转换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于文;葛学礼;朱立新;李东彬;徐福泉;晋娟茹;;村镇两层空斗砖墙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秦娜;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首次大型振动台试验成功[N];甘肃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中宝;液压离心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的建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尹俊红;非规则桥梁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碰撞反应谱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汪强;基于振动台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系统构建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4 石启印;高耸机场塔台结构风洞及振动台试验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5 崔伟清;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方法及动态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吴薪柳;桩—土—复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及桩—土相关参数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永;基于MAPLESIM的高精度线振动台控制与试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林志煌;某超限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简化探讨[D];广州大学;2015年

3 崔宝慧;三向六自由度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的分析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4 赵敏;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建模仿真与模态解耦控制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姜益涛;多层立交隧道节点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淑娴;粗料石砌体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王磊;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动力反应的比较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8 杨鹏飞;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地震区夹层边坡支挡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程洪涛;高频率大行程振动台的特性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10 梁志豪;长周期地震反应谱振动台试验验证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村镇建筑复合隔震技术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46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